2025-03-25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新聞充斥着國際級的惡言惡語,是時候跟孩子翻開兩本Elizabeth Verdick的繪本:Voices Are Not for Yelling (中譯:《聲音不是用來吼叫的》)和 Words Are Not for Hurting(中譯:《說話不應該傷人》)。
2025-02-25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香港小朋友在夏天盼望放颱風假期,加拿大孩子在冬天日盼夜盼放雪假——至少我家兩個少年如是。去年溫哥華因大雪停課幾天,但今年冬天的雪來得特別遲,月初才終於預告一整周的雪雨。少年們興奮極了,「坐定粒六」以為總得放假一天,卻沒想到風雪都集中在周末,而且沒像往年那樣在市區帶來交通大混亂。學校,也就如常開放了。
2025-01-28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蛇年來了,分享一個有關蛇的繪本故事——David Walliams的There's a snake in my school(中文版《學校裏有蛇》)。
2024-12-31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小時候,我曾在跑馬地一間佛教小學念過3年,學校規模不大,師生間非常緊密。我特別喜歡親切又謙厚的謝忍之校長,最愛放學跑到教員室纏着她,聽她讚我乖孩子。完成小三那年,家裏把我轉到跟弟弟念同一所公立小學,離校後我年年給謝校長寄聖誕卡問候,也年年收到校長「冬日平安」的溫暖祝福,教我滿心歡喜。待再長大了點才想到,我卡上的聖誕,跟校長信奉的「聖誕」豈是同一回事?但校長從沒戳穿。
2024-12-03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跟年輕朋友聊自己最初的記憶,各式各樣,都很珍貴。
2024-10-29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10月31日是萬聖夜,月初,加拿大的許多家庭已經着手佈置了。門前的南瓜露出古怪的笑臉,大蜘蛛到處亂爬,前院的地面上無端伸出一隻手,還有紅紅橙橙的詭異燈光交錯閃爍。在我們的小城鎮,地方政府甚至舉辦社區佈置大賽,參加者可以申請350加元(約2000港元)的資助,還鼓勵鄰居們共同努力,打造出神秘又吸睛的「嘩鬼街」。
2024-09-24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最近女兒的合唱團老師添了一個掛袋,用來扣下同學練習時偷用的手機;社會研究課的老師則建議家長,為孩子轉用較少流動數據的網上服務。新學年伊始,我們和不少加拿大省份和美國州份的家庭一樣收到新通告:上課禁用智能手機已成公共政策一種,目的是移除干擾,改善學習成果,增進青少年的精神健康和社交連繫。
2024-08-27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曾聽少年分享,原來他們若在學校以外偶遇同學,壓力非同小可——該招呼還是不招呼?招呼的話,那人可會認不出然後不理不睬?但若不幸對上眼而不招呼,如何排解尷尬?我追問,在偶遇的千鈞一髮間,怎樣才算理想結局?少年們回覆:互相閃躲成功,免去彼此的友情試煉。
2024-07-30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Alone: The Journeys of Three Young Refugees是關於小難民的童書。它穿插着3個少年的故事——因為戰爭、家人遭政治迫害,或是性小眾的身分,他們不得不獨自逃離出生成長地,經歷種種險阻、悲慟和彷徨,終於異鄉落腳,重新埋下自己的根。這書簡約但細膩、淡淡而動人,注有滿滿的勇氣和抗逆力;更難得是,它不忌諱世道的殘忍和不公,也不忘告訴我們:隧道很黑,但是善良的亮光依然熠熠閃亮。
2024-06-25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在Netflix點開紀錄片What Jennifer Did,它取材於加拿大2010年發生的謀殺案:越南來的華裔移民家庭被兇徒闖入家中,夫婦遭槍擊後一死一昏迷。報警的24歲女兒,後來以遺屬和目擊者身分在偵訊室講述經過,過程令人心酸。然而,當線索逐一展開,警方竟然發現她就是開門納進兇徒的那人。
2024-05-28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愛繪本的朋友大概都讀過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風和日麗的早上,爸爸帶着4個孩子和牧羊犬,興致高昂出發獵熊。他們邊走邊唱,越過山丘,涉水過澗,橫跨泥沼,走進黑森林,冒着雪暴,再潛入熊穴——裏頭果然有一頭毛茸茸的大熊,而且牠還要追出來,一家六口(連牧羊犬)嚇壞了!這時畫面從原本的跨頁分裂成一條條的長格子,像是倒走的快鏡,在後面追着記錄這個傻蛋家庭一路逃回家,全體躲進被窩裏。以後還要獵熊嗎?不不不,「We're not going on a bear hunt again」(我們再也不去獵熊了)。
2024-04-30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上回提要,可愛的朋友懷孕了,遠方的我決定稍稍整理媽媽筆記分享(包括失敗體會錄),聊作賀禮。這裏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