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為什麼香港又叫九龍?」3年前,啟德體育園高級總監藍列群遇到中國雕塑家任哲的提問,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由此啟發體育園委約任哲做一件既代表九龍啟德,又含中華文化元素的作品,3年後任哲交出藝術裝置《龍之九子》,現放置於主場館外中央廣場。另外還有10多組公共藝術裝置或壁畫遍佈園區,當中不乏年輕藝術家的參與,為他們提供展示創意的平台。若大家今天去觀看七欖球賽,可走遍體育園角落,尋找藝術品的蹤影,之後亦可到附近社區繼續發掘有趣的歷史。
2025-02-25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最近在日本大熱上映,片中的叉燒飯更登上當地社交平台的熱搜!雖然這齣戲在香港已經上映了一段時間,但因為它以1980年代為背景,戲中人物、場景和道具都勾起不少人的童年回憶,至今仍然津津樂道。今次我們從小朋友的角度出發,帶他們由室內走到室外,從電影走到大街小巷,逐一探索九龍城的今昔故事,細味箇中人情味,讓新一代加深對自己居住城市的認識。
2025-02-01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利東街附近有不少文物古蹟,於2019年被列為法定古蹟的灣仔玉虛宮(北帝廟)是其一。據華人廟宇委員會資料顯示,北帝廟主奉北帝(玄天上帝),於同治二年(1863年)建成,有逾160年歷史。整間廟宇由主殿及兩個側殿組成,廟內文物包括正門門額「玉虛宮」,出自清朝九龍寨城守將張玉堂的拳書(以布包裹拳頭寫字),還有同治二年鑄造的古鐘等。
2024-11-15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香港是間大型精神病院嗎?「同意,絕對同意。」藝術家楊秀卓不假思索答道。最新個展「病有我」髹黑展覽空間牆壁,扭曲的人形和文字現於牆上,整體燈光昏暗,恍似走進一個人壓抑的思緒。全球戰爭衝突不休不止,各地光怪陸離的社會現象屢見不鮮。楊秀卓閱報得知,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已推算精神病會在2030年躋身引致殘疾的疾病首位,難道屆時沒有精神病才是不正常?
2024-10-1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哥斯拉「襲擊」港島,小孩「壓倒」觀塘舊樓……這些荒誕又帶點童趣的畫面,讓插畫家梁家俊(Angryangry)筆下的香港,熟悉得來又饒有新意。
2024-10-08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Halloween節目,就是要你驚驚!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鬼故事往往就發生在我們最熟悉的場景——屋邨、公廁、街頭巷尾等,愈貼近生活,愈令人投入。
【明報專訊】乘着寨城熱潮,今年海洋公園哈囉喂全園祭以1980年代香港都市傳說為題,推出6大鬼屋體驗,分別以冥婚、酒店、製肉工廠等作主題,其中一個更以1980年代「無王管」的九龍寨城為設計背景,由門外到室內盡見寨城風情,包括黑暗橫街窄巷、鐵皮屋、小食檔及賭檔等場景,走進去「探險」時,多個動作和表情奇怪的檔主會失驚無神地跟你打招呼;而最特別是當你抬頭望向「天空」,還會看見巨大的飛機經過,原來那是投影出來的效果,加上聲效,真實感十足。
2024-09-1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牆上掛着一隻巨型蟑螂!不用擔心,這只是西班牙藝術家阿道夫•阿蘭茲(Adolfo Arranz)的資訊圖表(infographics)作品。一直以來,新聞媒體嘗試以插畫或照片還原真實場景,而在資訊爆炸時代,資訊圖表將海量資料抽絲剝繭,製作手藝漸成一門專業。讀插畫出身的阿蘭茲1994年加入新聞行業,憑其作品多年來獲獎無數,但初時製作圖表,對他來說是件苦差。故事轉折是他重新拾起畫筆,從生活中找靈感。
2024-08-27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提起室內兒童遊樂場,必然會聯想到是為細路仔而設,不過,有新開幕的室內遊樂場,卻大玩本土文化與集體回憶,把老香港的特色元素融入遊玩設施之中,小朋友玩得有新鮮感之餘,大人亦看得過癮,親子樂無窮。
2024-07-17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由方東昇及黃曉瑩主持的無綫新聞通識遊戲《猜猜我是誰》題材多元,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叫好又叫座,貼地的方東昇及黃曉瑩緊貼熱話,昨日(16日)推出以「九龍城寨」為主題的《猜猜我是誰》,2人親身到九龍寨城公園,為大家解開「龍捲風」之謎。
2024-06-2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六月是倫敦建築節(London Festival of Architecture,LFA),這是全球最大的年度建築節之一。今年倫敦建築節一連30天舉辦了超過300個活動,包括建築展覽、講座、工作坊、公共藝術裝置和各類討論會等,而我最喜歡就是徒步導覽(walking tours)。今年LFA舉辦了接近50個徒步導覽,路線遍佈倫敦各個地區,涵蓋了超過50個區域,當中包括倫敦市中心和周邊的社區,每場導覽都會專注不同的建築主題和歷史背景。我也藉此機會嘗試多走訪不同社區,想進一步了解倫敦不同地區的文化和歷史,最有趣的莫過於發現倫敦市內原來有一個羅馬浴場遺址。每當提起羅馬浴場大家只會想起巴斯(Roman Baths in Bath),沒料到在倫敦郊區奧平頓(Orpington)亦有一個。
2024-06-04 CULTURE & LEISURE > DINING
【明報專訊】「九龍寨城」這個名號近日隨電影而大熱,想體驗真正寨城味道,可以試試和興製麵廠的出品。這間1984年開辦、有40年歷史,創立於九龍寨城的本地麵廠,多年來由主理人父子相傳,並以純手工製作麵條。招牌蝦皇麵以大地魚、蝦米、蝦殼、蝦子等鮮味食材製成,由製麵到焗麵,需4至5小時,真材實料,百分百本地生產。吃時只需簡單煮2分鐘或將麵餅以熱水焗4至5分鐘即可,麵條彈牙,湯頭鮮美,十分適合繁忙的香港人。麵廠近日推出全新禮盒裝,一盒有齊上湯蝦皇麵、麻辣蝦皇麵,以及純以大地魚製造的上湯海皇麵,12個麵餅共3款口味,每盒$128,用來送贈朋友長輩,很有特色。有興趣購買,可私訊和興製麵廠facebook或Instagram。●
2024-06-0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愛秩序灣公園有艘木造古船,在靜默的水景中定點漂流,光看那艘船只覺有趣,卻未必知背後反映的是一段漁村故事。走進九龍寨城公園,古色古香的建築和石匾映入眼簾,若不細看周遭的資料欄,大概會忘記這個公園曾作軍用和民用。政府說要保育九龍寨城遺址龍津石橋,硬件留下了,然後呢?政府能如何多做一步,利用周遭潛在人物資源,展示龍津石橋的保育價值,配合旅遊發展?
2024-05-3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中環除了摩天大樓和洶湧人潮,還隱藏着一幅幅充滿生命力的壁畫。九龍寨城壁畫和「星」光熠熠的普普藝術彩繪外牆可能為人熟悉,但今年的街頭藝術節也為中上環增添不少新作,有的描繪充滿童真的世界,有的展現獨特筆觸。今期帶大家漫步中環大街小巷,感受藝術和當中的故事。
2024-05-2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我城摩天大廈林立,抬頭還能看到天空,不過我城原來曾有一地難以見光。1980年代,一個身無分文的男子陳洛軍(林峯飾),乘風破浪偷渡來港,欲買假身分證,卻被哄騙入黑社會,黑社會招攬不果後追殺他,他拔腿狂奔,逃到罪惡溫牀——無政府狀態的「三不管」之地「九龍城寨」。聽說這地方令人聞風喪膽,城寨話事人「龍捲風」(古天樂飾)更言:「城寨嗰祲馟,普通人聞到,都掉頭走㗎喇。」這些是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中的城寨,而現實中九龍城寨祲馟是怎樣的?電影監製莊澄和「渠王」嚴照棠,分別於1960年代和1970年代居住九龍城寨,與他們談過後,發現九龍城寨的人們不單有黑社會和癮君子,還有一群懷着「獅子山精神」為生存拚搏的人。
2024-05-22 HOT PICK
以九龍城寨為背景、上映大半個月的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近日成為話題,吸引不少人想了解有關九龍寨城的歷史。前身為九龍寨城的九龍寨城公園,現時每逢周六、周日及公眾假期設有4場公眾導賞團,供公園遊人免費參與,有興趣可即場報名。每節導賞約45分鐘,導賞員會向參觀者介紹九龍寨城的歷史和遺蹟。
2024-05-1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看過最近聲勢一時無兩的《九龍城寨之圍城》,電影中的恩怨情仇及打鬥戲令人熱血沸騰,還原度高的1980年代場景也令25歲的李禮鋒(阿鋒)念念不忘,當中有不少舊時代產物,例如眼鏡朱古力,「我儲那麼多舊物,也想有朝一日有人找我租借舊物,搭建一個這麼懷舊寫實的場景」。阿鋒沒經歷過九龍寨城的歲月,只能閒逛九龍寨城公園和毗鄰的九龍城,以及收藏公園對面城南道上的「誠昌錶行」舊物。電影中,古天樂飾演的「龍捲風」有句對白:「城寨嗰祲馟,普通人聞到,都掉頭走㗎喇。」阿鋒專收藏舊物的小舖空間,也充斥歷史博物館「祲馟」,不過那是教人沉醉香港記憶的味道。
2024-05-11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在內地和香港均大收旺場,拳拳到肉之外,觀眾還被那一絲不苟的「神還原」寨城場景吸引。看過電影後,大家或許想走入寨城打卡,惟電影中斥資3億元,分別在屏山公立達德學校及西貢成豐片場搭建的場景已經拆卸。想尋找寨城風光,遠的可到東京「澀谷近未來會館」,同樣以寨城作藍本;近的則不妨到大灣區內公認最似九龍寨城的地方——深圳文和友。
2024-04-1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1994年九龍寨城完成清拆,人人怕的三不管地帶自此湮滅。它消失後的30年間,形象卻慢慢轉變,不再只是罪惡溫牀,創作人愈發投射緬懷舊香港的情愫。新科金像獎最佳導演鄭保瑞,新作改編自余兒的小說《九龍城寨》,寨城於導演眼裏又是個怎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