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8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人氣英國劇集Adolescence《混沌少年時》打破了混沌,一鏡到底地赤裸呈現英國社會當前問題,不單好評如潮,還引發全球共鳴,同時突顯了串流平台和資訊世界結合的無比威力。15歲的Owen Cooper被封為素人天才童星,因他初次演出,卻演活了13歲的少年殺人犯。
2025-04-0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每一場討論都有影響力,今日各位點樣討論精神健康,亦會影響其他人點樣理解同回應呢個議題。」主持人在開場白說道,寄語各位辯員以負責任、理性及基於事實的方式辯論,避免污名化。首屆「香港中學精神健康議題辯論比賽」總決賽就此展開,賽規與一般辯論賽無異,但主辦的朋輩情緒支援社企Shelter在活動中加入不少巧思,希望傳達「精神健康議題是可以公開地理性討論」的信息。打辯論的人學習能力強又能言善辯,一眾中學辯員是否明瞭賽事背後的真正辯題?
2025-04-05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鄭俊弘(Fred)與何雁詩(Stephanie)在上月28日及30日,分別在溫哥華及多倫多 ,舉行《Angels Within Us Charity Concert Canada Tour》慈善音樂會,以提升大眾對罕見疾病「天使綜合症」的認識與關注。
2025-04-04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伴隨着幾場陣雨,一陣寒潮,藝術三月轉眼就過。過去的3月,你看了幾場展覽,入過幾次藝術館?還是你曾參與「我的藝術三月」活動,與《開眼》一同記錄下生活中的藝術?都沒有?也不緊要。畢竟,藝術從不囿於須臾時空,游走在香港大街小巷,腳下的磚石、身側的風景、四圍的雕塑、喧囂的鳥叫蟲鳴……俯仰之間,處處留有藝術餘韻。
2025-04-02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由Marf邱彥筒、Gao沈貞巧、Day許軼、Candy王家晴、Winka陳泳伽、Ivy蘇雅琳及Sumling李芯駖組成的COLLAR,昨日(1日)推出年度首支團歌《Trouble Trouble》,今次歌曲主題展現COLLAR玩味一面,有別過往所傳遞的勿忘初心、面對逆境等的信息,MV中COLLAR一反以往Cool爆風格,大玩繽紛色彩路線,更與鸚鵡演對手戲,散發少女氣息。
2025-03-2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繁忙的都市人不斷追逐科技與物質,常常忽略生活中的細節與四周的變化。在人潮絡繹不絕的中環,位於蘭桂坊斜路頂的LKF Tower原來悄悄地換上新裝,搖身一變成33 Wyndham Street,大堂樓層則化身Wyndham Social互動交流空間。鮮艷的色彩從空間內滿溢而出,一隻可愛的白貓正對着大家微笑;那是本地創意品牌Club Babo的首個Solo展覽The Daydreams of Mr Flat Cat,讓大家一齊發「白日夢」!
2025-03-26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歌手旨呈去年應九龍殯儀館邀請,以生死教育為主題,在殯儀館舉行音樂會,引起熱議。他下月在香港藝穗會舉行殯儀館音樂會的延續《走先喇!音樂再告別式殯儀生死音樂會!》,以喪禮形式呈現,邀請一些將不久於人世的嘉賓,為他們舉行生前喪禮。
2025-03-25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樂隊「享樂團」主音旨呈,今年單飛成2025年成樂壇男新人,曾參加《全民造星3》的他去年應殯儀館邀請,舉辦香港首個殯儀館音樂會《熟悉的音樂x不熟悉的葬禮》,當時以生死教育為主題,加上在殯儀館舉行,引起討論。經過上次音樂會生死教育令他獲益良多,今年4月將舉行這個殯儀館音樂會的延續《走先喇!音樂再告別式殯儀生死音樂會!》,今次將會以喪禮形式的音樂會呈現,還會邀請一些將不久於世界的嘉賓,為他們舉行真正告別式。
2025-03-2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下稱CHAT)去年新增雙語導賞團,這個導賞團有點特別,全程有兩名導賞員在「說話」,不過一把聲音靠耳聽,另一把「聲音」需用眼看,你猜到是哪兩種語言嗎?
2025-03-2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繪畫不過是另一種寫日記的形式(Painting is just another way of keeping a diary)」,這是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流傳最廣的名言之一。他的「日記」風靡世界,「反戰」、「抽象派」、「藍色時期」……提起畢加索,不諳藝術的人想必也能說上一二。
2025-03-20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歌手兼臨牀心理學家廖嘉敏(Ashia)去年展開「自我關懷三部曲」計劃,繼首支《私人風呂》帶出「善待自己」信息,近日推出第二部曲《給世上不可或缺的人》,延續她對自我關懷的探討,透過旋律和MV傳遞「Common Humanity」(共同人性),喚醒大眾對自身價值的覺醒,並在彼此的連結中找到力量。
2025-03-20 BEAUTY & STYLE > FASHION
【明報專訊】一款具有流行潛力的袋款,需兼具易搭與實用。以經典美式風格聞名的Polo Ralph Lauren,近日帶來了線條簡潔流暢的Polo Play手袋系列,不但將繽紛色彩融合簡約造型中,還充分考慮到實際功能,提供充足收納空間,讓袋款輕鬆搭配日常裝束,平衡時尚與實用。
2025-03-1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人工智能(AI)的崛起無疑為人類生活帶來方便,卻又衝擊勞動市場。記者問AI聊天機械人ChatGPT:「難以被AI取代的MBTI類型是?」它答道:「雖然AI在某些方面表現出色,但在涉及深層人際互動、情感理解、倫理決策和高度創造性的工作中,某些MBTI性格類型(例如INFP和ISFJ)仍然難以被取代。」曾有人當面對電影字幕翻譯馬樂民(ISFJ型人格)說他遲早會被AI淘汰,但他始終認為AI翻譯再精準,也無法演繹電影角色的神韻,他說:「對我來說那些對白不是死物來的,而是有靈魂的,我要將那個靈魂放回去(英文字幕),我譯出來的字幕要似人話」。
2025-03-1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畢加索(Pablo Picasso)哪幅作品最經典?大概有不少人會答《格爾尼卡》(Guernica)。1937年,德軍與意軍轟炸畢加索故鄉西班牙的小城格爾尼卡,造成死傷枕藉。定居巴黎的畢加索繪下巨幅油畫《格爾尼卡》,公牛、婦人、死去的孩子與嘶吼的馬,支離破碎的畫面,宛如一場灰白色的抽象噩夢。
2025-03-14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徵候,在字典中的解釋是「事物發生前所顯現的迹象或徵兆」,醫生常以徵候推斷病情,如咳嗽發燒是感冒的徵候。那麼,若新的科學與技術即將誕生,會有何徵候?北京798CUBE正舉行首屆798藝術、科學與科技雙年展「徵候|視界」(Symptomatica | Horizon),邀請觀眾做醫生,用藝術、科學與技術「診斷」人類面對科技高速發展的「徵候」——有憧憬,有恐懼,亦有焦慮與希望。
【明報專訊】「La beauté est dans la rue」,美麗的往往發生在街頭。1968年,巴黎街頭,一眾學生將心聲印在紙上,承載着文字與圖像的海報在城市迅速傳播,連帶着「五月風暴」在法國散開。風暴已停,留下的海報中仍可窺見餘韻。展示風格、表達訴求、傳遞審美、記錄時代……原來,萬千思緒盡可濃縮於一張紙、幾幅圖、數行字。
2025-03-12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不少人到訪沙特阿拉伯,均以參觀古蹟和歷史為主。但吉達也有現代化一面,如在舊城區Al-Balad中心步行約16分鐘,便來到由日本多媒體藝術工作室teamLab與沙特阿拉伯文化部合作,於吉達文化廣場內開設的teamLab Borderless Jeddah互動多媒體藝術展館。
2025-03-10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盧巧音(Candy)相隔3年再度用音樂和樂迷分享音樂旅程,繼2022年6月舉行Candy Lo Timeline Concert,3年後同樣以Timeline時間綫為主題,展現她的豐富音樂歷程。Candy將於4月26日(周六)於旺角麥花臣場館舉行《麥花臣節X盧巧音 時間綫II演唱會2025》,是次演唱會門票將於3月12日(周三)網上預售,3月18日(周二)公開發售,票價分為VIP-HKD 980元 / CAT 1-HKD 780元 / CAT 2-HKD 580元。
2025-03-0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在內地票房大賣,電影近日在香港上映,引起熱烈討論。哪吒的確切形象並沒具體明文記載,但其梳丱髮髻的孩童模樣早已深入民心。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教授楊斌深究哪吒的起源,發現除了古印度佛教,還可從古埃及文明看出哪吒由蓮花化身、復活重生和驅魔治病等特徵的端倪。
2025-03-0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時間倒流至2002年。演員盧鎮業就讀中四,第17屆世界盃如火如荼地舉行。正值青春期的他不喜歡自己攣曲的髮質,耳聞剷光頭後,重新長出的頭髮會變直,加上年少的中學生總渴望嘗試新鮮事物,心裏想着——人生就這麼一次,不如試一次剷青。盧鎮業至今仍清楚記得「我就在牛皮沙街足球場隔籬的一間理髮店,用48元剷頭,然後就去踢波」。他在球場上頂着skinhead(平頭)奔跑的外形讓同學想起日本國腳小野伸二,自此大家就喊他「小野」。現在頭可以再剷,但角色落選,人生就不會有重來的機會。在《花椒之味》、《叔‧叔》、《年少日記》、《虎毒不》期間,每隔約兩年,小野才得到一次出演長片的機會,在漫長等待的空白期,他默默準備成為日後合作導演信任的拍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