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看香港大學梁顯利基金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教授林一星(Terry)膚色黝黑,記者先入為主地認為他因常做運動而曬黑,Terry說他做運動除了為興趣,也與其安老研究有關:「你要身體力行才能叫別人做運動嘛。」林一星作為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為政府研究策略,過去曾協助重新制定長期護理的評估工具和服務配對。2015年,林一星帶領港大「耆力無窮」運動計劃,訓練本地長者建立運動習慣和成為教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老齡化是長者可維持身體機能,能隨心所欲過有質素的生活。「每位長者喜歡做的各有不同,因此選擇很重要」,但有健康才有得選,林說。
2024-11-1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政府因應北部都會區古洞北新發展區,收回古洞土地,3名年逾八旬的古洞長者上周二向房屋署署長羅淑佩請願,獲發言機會的婆婆等候半小時,說不夠半分鐘,只為提出與所有村民齊上齊落,一起搬入上水彩石邨的訴求。那短短20秒沒能了解事情全貌,大家不妨去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聽聽75歲古洞前居民阿祝講故事,看看她畫下約180幅古洞生活誌,認識志記鎅木廠和悅和醬園這些老字號以外的古洞,以及阿祝如何從零開始學畫畫,畫到變香港首屆金齡藝術節的參展素人藝術家。
2024-10-14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香港老年學會於2022年開展賽馬會「疫途有你」醫護及安老服務同工情緒健康支援計劃。計劃為期兩年,提供講座、工作坊、情緒問卷調查、心理輔導等系統化情緒健康支援。曾參加線上「愛自己」工作坊的註冊護士Jessica表示,靜觀練習讓她在工作中活學活用。
2024-10-1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繼大熊貓盈盈和樂樂於8月誕下龍鳳胎,中央政府送給香港的新一對大熊貓安安(下稱小安安)和可可近日已平安抵港,政府正為牠們徵新名字。從小安安的隔離生活影片見牠不停翻找竹子,有幾分老安安的影子。海洋公園公司高級研究員Eszter Matrai(馬思慧)對小安安與她深入研究了2年半的老安安同名感驚喜,「(逝去的)安安一直是安安,那是屬於牠的記認(brand),但與此同時我(對牠們同名)也感到高興,因為我們想念老安安,我希望小安安可以像老安安一樣長壽」。
2024-09-2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全國人大常委早前通過延遲退休方案,有內地打工仔嘆要捱多一段時間才能退休。讀書二十載,工作四十載,然後就退休?人勞碌了一段日子後,難免會想慢下來度日,但過一陣子又會想重新忙活。Karen已屆懸車之年,她早在50多歲時退休,近年決定出山做伸展班導師,重投職場;這份工作基於興趣發展,而非為掙錢養家。在本港勞動人口老化、安老服務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才能讓長者活得有尊嚴又輕鬆,從社會找到自己的定位?
2024-08-2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安老業界常常訴苦,說院舍長期人手不足,又欠缺生力軍加盟。不過,服務SEN學生的炮台山循道衛理中學(炮循),全級竟然有一半人報讀長者照顧課程,裝備入行技能。SEN學生與長者的組合並不常見,前者的刻板印象是不擅社交、沒耐性,似乎不適合服務長者。炮循卻有新發現,學生與老友記原來可以聊得投契。以度身訂做的校本課程,配合樂齡教室設備,炮循寄望學生在長者護理行業走出自己的路。
2024-08-02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方健儀今日出席「第九屆黃金時代展覽暨高峰會」,她參觀展覽會攤位,體驗一站式醫、食、住、行等方面的嶄新產品及服務。她自爆現年47歲已屬於黃金年齡,加上有雙長雙親、祖母,他們年輕時花了很多心機照顧子女,所以在他們年老時要好好照顧,她透過活動了解各樣安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