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看香港大學梁顯利基金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教授林一星(Terry)膚色黝黑,記者先入為主地認為他因常做運動而曬黑,Terry說他做運動除了為興趣,也與其安老研究有關:「你要身體力行才能叫別人做運動嘛。」林一星作為特首政策組專家組成員,為政府研究策略,過去曾協助重新制定長期護理的評估工具和服務配對。2015年,林一星帶領港大「耆力無窮」運動計劃,訓練本地長者建立運動習慣和成為教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老齡化是長者可維持身體機能,能隨心所欲過有質素的生活。「每位長者喜歡做的各有不同,因此選擇很重要」,但有健康才有得選,林說。
2024-12-2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提到法國,你首先想到什麼?大革命、巴黎鐵塔、康城影展,還是每年都在香港舉行的法國五月藝術節?城與城之間的距離這麼遠,文化與文化的距離卻可以那麼近。「這就是為什麼文化外交對我們非常重要。」法國文化外交大使兼法國對外文化教育局(Institut français)董事會主席Eva Nguyen Binh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法國與其他國家或許有不同層面的外交關係,比如政治、經濟貿易、戰略和軍事,但這些關係並不是與所有國家都有。然而,文化層面的關係總是存在」。
2024-12-18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陳家樂、岑麗香(香香)和蘇韻姿等前晚到九龍城出席HOY TV首部劇集《我愛九龍城》煞科宴,家樂與香香表示拍了3周,最難忘與敖嘉年、泰臣拍打麻將戲,香香說:「我唔識打,好彩角色都係唔識打,所以就算講錯啲牌都冇問題,令我沒有這麼大壓力,我驚輸錢,不想學。」家樂笑稱4人中只有他是唯一識打麻將,拍攝時要幫其他人排打邊隻,做埋副導工作。打麻將好叻?他說:「以前曾經深造過,近10年戒了,沒有打過,因為多了工作,覺得打麻將要坐響度好耐,有點浪費時間。」
2024-12-1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穿上洗得乾淨、帶有淡淡香氣的衣服開展新一天,倍感精神颯爽。五花八門的洗衣用品各有捧場客,洗衣粉主打去漬強,洗衣液成分溫和;論人氣卻以近年新興的洗衣膠囊最受熱捧,它們外表晶瑩剔透,輕巧易用,縱使價錢較貴,仍俘虜不少用家。不過有洗衣機維修人員表示,近年接到的洗衣機損壞求助,不少正正與洗衣膠囊有關,問題出在哪兒?3類洗衣用品,應怎樣選擇?
2024-10-22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記得第一次接觸華德福教育(下稱華德福)是在2014年,當時採訪了一個華德福playgroup,對於那時仍是新手媽媽的我,的確感到震撼。先不說教學方法和學習內容,單講映入眼簾的課室佈置,包括粉紅色的窗簾、淺木色系的家具,甚至不少更是由教師親手DIY的玩具,如鈎織或以絨布縫紉而成的玩偶和毛冷球等,相比我們日常見到五顏六色的玩具、塑膠製教學材料,華德福在環境設置上,已跟一般幼兒中心有很大的分別。
2024-09-2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死因裁判官條例》修訂在今年6月3日刊憲實施,從此,居處離世的範圍涵蓋院友所居的院舍。
2024-09-1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轉眼又到9月,山友是時候添置背囊,準備迎接秋冬行山旺季。不過,到戶外用品專門店買行山背囊,面對一整面「背囊牆」,即使無選擇困難症都會感到無從入手。傳統行山背囊看來很可靠,但好像有點重?越野跑背囊超級輕便又有型,但容得下行山裝備嗎?請來山藝教練及戶外用品專門店售貨員,跟大家拆解3類行山背囊的優缺點及適用場景,只要對照自己的行山習慣,就知道哪類最適合你。
2024-09-10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電視劇《反起跑線聯盟2》伴隨暑期完結,劇中的冼老師(朱茵飾)為人嚴謹,對學生行為品德要求高,同時對正字亦「最」執著(詳見bit.ly/3MuRQ0r),雖未至於令所有人反感,但不少家長都感到「怕怕」。其實家長除了希望孩子「學業進步」外,相信也希望孩子有Happy(愉快)、Healthy(健康)和Harmonious(和諧)的「3Hs」生活。教育局在新學年全面推動《4Rs精神健康約章》,目的是推廣有足夠休息(Rest)、適時放鬆(Relaxation)、良好人際關係(Relationship)和抗逆力(Resilience)。4Rs符合美國哈佛大學發展中兒童中心(Center on the Developing Child)的建議,照顧者宜為孩子減少外在壓力,加強孩子自身的「核心」技能,並強化與孩子的關係(即「減外壓、加技能、強連結」),因此4Rs實為家長達成3Hs心願的契機。
2024-07-2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考生可以開始作答。」《綠袖子》魔咒響起,考官來回踱步,考生奮筆疾書。「我以為(公開試)都有10年以上,以為離我很遠」,羅安宜(Angele)觀看紀錄片《公開試當真》,片中學生奔赴補習社,考試前反覆確認抵達時間,坐在課室等放榜……她在戲院也突然緊張起來,「嘩,原來那些陰影、感覺無放低到,(只是)好像收埋咗唔諗」。Angele是推動教育創新的非牟利組織CATALYST Education Lab策略及項目總監,此前曾是企業策略顧問。商界與教育界好像沒甚關係,但對Angele來說,不過是跟隨心之所向。公開試試卷答得再好,亦不代表識答人生的考題,眼前問題只有一條:「對你來說什麼最重要?」
2024-06-2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醫務衛生局在去年向立法會提出修訂條例,今年6月3日正式生效,「居處離世」有了新安排。患者除了可選擇在家中離世之外,「居處」範圍更擴大至院舍。換句話說,院友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院舍環境內安然離世。
2024-05-1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家人中風,心跳停止,做唔做心肺復蘇好?佢咁辛苦……」什麼時候是末期病人的生死時刻,沒有人能說得準,但理性地想,如果治療只為勉強維持生命,病人可能比死更難受。政府現就病人或任何人簽立接受特定維生治療與否的預設醫療指示(Advance Medical Directives,又稱AMD)立法,容讓當刻到臨時,家屬毋須代作醫療決定。前食物及衞生局2019年曾就晚期照顧作公眾諮詢,並於2020年發表報告,建議政府在居處離世和預設醫療指示兩方面立法。政府去年展開這兩方面的立法和修例刊憲工作,可預計執行時會遇到不少誤解與操作困難,下文分兩部分討論。
2024-04-29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林奕匡一連兩場在東華三院東蒲胡李名靜體育館舉行的《高山低谷10週年Special-Phil Lam The Great Decade Live》前晚開鑼,太太李靄璣腹大便便到場支持,還有試當真成員阿慈、小薯茄成員肥蚊和力臻等捧場,葉巧琳和黃妍擔任嘉賓,3人合唱《藝術與科學》。
2024-04-1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很多iPhone用家都愛用無線充電,不過若非使用原廠認證的充電器,以往充電速度最快只得7.5W;但隨着Qi2無線充電的新標準推出,第三方廠商也能為iPhone推出功率倍增至15W的無線充電產品。
2024-04-09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一年容易又櫻花,復活之後是清明,朋友們,有留港唞唞兼掃墓嗎?賞櫻?其實也不一定要東瀛遊,香港就有。2024香港櫻花花期,康文署網站都有公布,按圖索驥,影相打卡,十分方便;一來免卻「飛來飛去」舟車勞頓,二來留港消費刺激經濟,其實許多時外遊比起平日上班還要累。無論如何,假期是自己的,時間空間要怎樣安排,有得揀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