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Keeta,你有一張新訂單,請及時處理。」在餐廳堂食隔三差五聽到這Keeta催命符,不難想像Keeta的接單量有幾多。外賣平台戶戶送(Deliveroo)宣布其香港平台營運至4月7日,便會撤出香港,網上連日來有不少關於外賣平台打價格戰的討論,有學者認為Deliveroo離場並不稀奇。在Deliveroo撤出香港之際,Keeta另邊廂又有新搞作,宣布在香港試用無人機送外賣,稱送餐時間比外賣員在地面配送快近一倍,此舉又會否令平台經濟再起風雲?
2025-03-2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再好的畫作,也有褪色的一天,這時便需要修復師一雙巧手,盡量還原畫作面貌。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高級工藝美術師謝光寒為蘇州裝裱技藝的傳承人,正將畢生所學授予兩位年輕徒弟梁啟軒和謝子琪。謝師傅稱徒弟二人都是「知識型」修復師,儘管他是傳統工藝出身,亦願意學習新時代的修復工具,「未來發展肯定是用科技,你可以用你掌握的(傳統)修復手段,但思想要更新啊!」師徒教學相長,同時在實踐修復工藝與科技的結合。
2025-03-18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香港每年1至3月都是流感高峰期,加拿大亦一樣,在2月開始,不少學生因為患流感而無法上學,我家的兩個小朋友也同樣中招,女兒更因為一些流感併發症需要到兒童醫院求助,這也是我們一家人移民到加拿大之後,第一次需要使用加拿大的醫療系統。
2025-03-1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每個人雙眼的虹膜獨一無二,你可知自己的虹膜長什麼樣子?近年興起虹膜攝影,有商家為客戶拍攝高清虹膜寫真,並製成藝術品,就連前南非總統曼德拉也影過。由於虹膜特徵因人而異,每個人都不同,它被用於過境或銀行提款的生物認證方法。高解像度的虹膜相片會否被不法之徒利用,造成私隱外泄問題?
2025-03-10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譚詠麟去年患病失聲宣布取消內地演唱會,被指身形比前消瘦,加上減少社交活動,健康狀况惹外界關注。他經過休息已病癒,早前出席友人飯局又落場踢足球,再次活躍社交。譚詠麟前晚精神奕奕率明星足球隊到電視城參演無綫慈善節目《博愛歡樂傳萬家》,透露接連患病3次,身體虛弱,現已康復,笑稱身形無變,病完無瘦過,並於6月重啟巡唱。
2025-03-1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常言道:「老人跌倒,可大可小。大則無命,小則無膽。」數據顯示,曾經跌倒的老人當中,有7%是嚴重受傷,甚至喪命,所以跌倒大則無命。至於小則無膽,那就是跌倒的後遺症,經過一次跌倒之後,很多老人都會信心大失,害怕再次跌倒,變得畏首畏尾,平常自如的活動也不敢幹,大大影響了生活。因此,老人跌倒,絕不容忽視。
2025-03-09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譚詠麟(阿倫)去年患病失聲宣布取消內地演唱會,身形明顯比前消瘦,加上減少社交活動,健康狀况惹外界關注。經過休息的譚詠麟,早前出席友人飯局又落場踢足球,再度活躍。昨晚(8日)阿倫精神奕奕率領明星足球隊成員,包括黃日華和羅家英等,到無綫電視城參與《博愛歡樂傳萬家》慈善節目,幫手呼籲大眾捐款。
2025-03-09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密探霹靂火》金像影帝真赫曼與太太Betsy Arakawa上月26日被發現倒斃新墨西哥州聖達菲寓所,享年95及65歲;警方昨日召開記者會公布兩人的死因及推斷死亡時間,稱Betsy感染漢坦病毒肺症候群,先於上月11日離世,患有晚期認知障礙症的真赫曼,根據其心臟起搏器紀錄,約於一周後因心臟病逝世,至於警方到場後發現跟Betsy一起在浴室的愛犬Zinna,則需要驗屍確認死因。
2025-03-03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早在蘋果公司推出聽力測試前,市面上已有多款聽力檢測應用程式,如Mimi Hearing Test。聽力學家文智洸指,這些聽力測試應用程式,有助提高大眾對聽力健康的意識,亦提供方便途徑了解自己的聽力狀况,尤其外國幅員廣闊,可能需要長時間車程才抵達聽力診所,現時在家就做到聽力測試,可令更多人初步了解自己的聽力健康。
2025-03-02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密探霹靂火》金像影帝真赫曼(Gene Hackman)與妻子Betsy Arakawa上月26日被發現倒斃新墨西哥州聖達菲寓所內,享年95歲及65歲。真赫曼的女兒受訪時稱以其父親年齡,生前狀態良好,過去數月亦沒接受任何大手術,同時感激繼母Betsy一直妥善照顧父親,對兩人離世感到難過。聖達菲警方最初稱真赫曼夫婦死亡「不涉他殺或犯罪行為」指沒可疑,其後改口,並展開調查。前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警長門多薩( Adam Mendoza)表示真赫曼夫婦遺體就一氧化碳檢測均呈陰性,意味兩人並非氣體中毒而亡。門多薩同時披露,真赫曼身上的心臟起搏器顯示上月17日停止運作,估計他差不多時間身亡,但真正離世時間及原因,還待驗屍及毒理報告確認,需時約1個月或3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2025-02-25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大家好嗎?華德媽為今天還能夠繼續與大家分享在德國的生活點滴而感動。話說在1月底,我們全家遭到乙型流感的重創——孩子們還好,我定時提醒他們喝水,並用德國家喻戶曉的「濕毛巾包裹小腿」退燒法來幫助降溫。但當他們逐漸康復時,我卻持續高燒不退,甚至不斷出現熱痙攣(febrile seizure)的情况。入院後,經過肺部X光檢查才發現,原來已經併發肺炎了。
2025-02-10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農曆新年期間出席聚會時,跟年紀相若的「50前後」親戚朋友聊天,話題離不開醫學和健康。也許因為我是腸胃內鏡專家,經常會被問到「什麼年紀才應開始做腸胃鏡檢查」和「你作為消化道外科醫生,你自己有否接受內鏡檢查」?
2025-02-1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老友與太太Molly前來求醫。Molly早前行山不慎跌一跤,回家後背部開始隱隱作痛,熱敷及按摩全不管用;而致命傷是老友一句話,說太太走路似足一個「執紙皮阿婆」!試問這樣的話,誰人能忍?
2025-02-0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街市入面有個展覽?小小的舖位可以講什麼?獨立創作者于惟嶼(Shena)、陳悅萌(Audrey)在觀塘裕民坊「共好市集」的兩個舖位中悄然策劃了一場「軌‧織」展覽,於有限的空間之中,以時間將私密記憶與城市變遷編織在一起。
2025-01-27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近月來RSV這個常見病毒簡寫大出風頭,以前許多人可能對這病毒聞所未聞,但近來不少人受到RSV感染,有部分更病情不輕,甚至一命嗚呼,RSV因此多了出現在報章或電視新聞,成了人見人怕的傳染病之一。
2025-01-06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新的一年開始了,在眾多願望中,「身體健康」應該是最熱門的祝福語。對於很多人來說,身體健康只是一個願望,正因為人有旦夕禍福,疾病似是防不勝防。行醫30多年,我當然遇過很多不幸及無奈的個案,但其實大部分疾病都是可以預防或及早醫治,只是我們都被時間欺騙了。
2024-12-30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現代醫學發展中,中醫與西醫的理論基礎常被拿來比較。
2024-12-16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兩句話出自老子,意思是禍福無門,本來是好事可能演化為壞事,但有時大家以為是禍事,卻可能為當事人帶來好運;和成語「塞翁失馬」意思相近。有人生經驗的人士一定能體會這話的意思,在醫療界服務多年的我輩,也不會例外。
2024-12-1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還有兩星期就是聖誕節,又要花時間心機找尋合適的禮物送給他/她,不想只送首飾衣裝這類禮物?也可以選擇一些實用的電子產品。今期精選多款for him或for her的gadget禮物,夠實際亦有心思。
2024-12-09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本港約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佔總人口約一成,數目正急劇上升。隨年齡增長,患病風險增加,35歲以下年輕人發病率達2%,而65歲以上長者,逾20%患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