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唔講仲有邊個記得,醖釀20年的垃圾徵費本應去年4月1日正式實施,到期日前宣布延至8月1日,其間政府又突然宣布無限期延遲,料今年中將向立法會匯報工作進度。「垃圾徵費……好耐無人講啦喎」,香港有機資源中心(下稱中心)總監、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榮休教授黃煥忠說道。面對記者在愚人節前突如其來的一問,不知黃會否以為記者想整蠱他,但他仍堅持垃圾徵費不應推遲,「做不到的原因是我們的決心不夠大,要做好配套,再立法,你什麼都沒有就叫人去分類垃圾,這樣不行。」
【明報專訊】「上一次在翠絲家的陽台往外看到夕陽照着一條河,還有一座白色美麗的橋是哪裏呢?」我心在納悶着。「那邊是板橋西,它叫大漢溪,一直流到淡水,往一望無際的東海裏去。白色的是新月橋,晚上的景色會更漂亮,因為有燈飾。」賢說。
2025-03-2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畫作是不是愈大就愈好?喜歡買樓上車的港人,有沒有想過有多少畫作,「呎價」比你家房子貴?對於新進畫家而言,畫大或是小,其實有許多考慮。今天起Art Basel對公眾開放,會展展場旁的Collect Hong Kong,以及Art Central,則分別早於上周六(3月22日)及本周三(26日)搶閘開鑼。碰巧Collect Hong Kong今年設網店,明列畫作尺寸同價錢,能讓開眼小隊計一計——我們在文末揭曉上述「呎價」問題。
2025-03-28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為什麼香港又叫九龍?」3年前,啟德體育園高級總監藍列群遇到中國雕塑家任哲的提問,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由此啟發體育園委約任哲做一件既代表九龍啟德,又含中華文化元素的作品,3年後任哲交出藝術裝置《龍之九子》,現放置於主場館外中央廣場。另外還有10多組公共藝術裝置或壁畫遍佈園區,當中不乏年輕藝術家的參與,為他們提供展示創意的平台。若大家今天去觀看七欖球賽,可走遍體育園角落,尋找藝術品的蹤影,之後亦可到附近社區繼續發掘有趣的歷史。
2025-03-2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Caroline Rush擔任英國時裝協會首席執行官的最後一季倫敦時裝周,可算是一個時代的總結。在她帶領下的過往15年,面對脫歐、經濟下滑,英國時裝業仍有不少軟實力傳出,出現不少有趣新現象。在新任首席執行官Laura Weir上場前的2025秋冬時裝周,有品牌到其他時裝首都出展,但仍有不少有趣的品牌留守倫敦,固守培育新一代設計師的時裝首都角色。
2025-03-24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諾如病毒近期爆發,日本、新加坡、台灣等地病例攀升,本港亦傳出參與內地交流團的學生陸續出現急性腸胃炎病徵。
2025-03-21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近日推出全新「香港四隅」系列宣傳片,走遍香港四隅,上山下海,東至西貢、南至蒲台島、赤柱和鴨脷洲,西至大嶼山、北至紅花嶺郊野公園,邀來台灣人氣歌手黃偉晉及劇集《不良執念清除師》的新生代演員彭千祐,以及曾參演多部人氣劇集包括《天降愛情》、泰國版《來自星星的你》的泰國著名演員甘莫内・仁希(Eye Kamolned Ruengsri)參與拍攝。
2025-03-2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倒數3、2、1之後是歸零,還是一片空無?或許是一片未知的異域。
【明報專訊】據香港濕地公園資料,香港是候鳥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上的重要停留地,每年有超過550種雀鳥駐足,相當於全國約三分之一鳥種數目,可說是觀鳥寶地。鳥種雖多,但觀鳥總要「望天打卦」,看到的雀鳥種類亦需視乎天氣和彩數;而為免打擾雀鳥,觀鳥時也得保持距離,未必能看得仔細。水墨畫家陳紫君最新策劃的展覽「AR在那鳥」便透過藝術與科技,讓參觀者以新穎有趣方式「接觸」候鳥,縮短人鳥之間的距離。
2025-03-13 BEAUTY & STYLE > FASHION
【明報專訊】在當代時尚的一片喧囂中,有些人會選擇默默地堅持自我風格。越南設計師Lam Gia Khang是其中一人,他透過自家品牌Gia Studios開闢了一條獨特道路,以極簡主義為核心,將傳統越南工藝與現代設計語言融合,創造出既低調又充滿力量的服飾。早前他帶着2025春夏系列來港,與《明報》life&style分享他的設計哲學。
2025-03-11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海洋公園港產熊貓龍鳳胎自出生後,為香港掀起一股熊貓熱潮。喜歡熊貓的朋友,怎能不到熊貓故鄉四川走一趟呢?四川有不少地方都可一睹熊貓身影,位於都江堰市的熊貓谷是其中一個廣受遊客歡迎的園區,那裏與大自然相鄰,環境舒適,可以更近距離一睹熊貓吃竹子、玩耍與睡覺那憨態可掬的模樣,讓人不自覺會心微笑。
【明報專訊】香港海事博物館最近推出全新展廳「太古海洋探知館:海洋科學展廳」,海洋探知館主管伍家恩表示,他們期望透過沉浸空間與各種互動裝置,教育並啟發公眾,特別是加強年輕人對海洋危機與保育的認知。
2025-03-10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每天吃進身體的食物和水液,都要經過腸胃消化、吸收和代謝,才能為身體所用。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主管飲食和水液運化,包括消化、吸收、轉化代謝及排泄的環節。脾胃健旺,則整體健康良好,反之亦然。飲食不節和情志不舒,是臨牀上常見會引起消化不良的兩大原因。
2025-03-0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保育專家陳輩樂拯救過全球瀕危的長臂猿,助建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育佬」夢寐以求的成就一一達成。最近兩年多,他毅然放下一切,重投香港保育界,出任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保育總監。這機遇始於疫情,亦源於他察覺北部都會區發展帶來的保育危與機。遊子回巢,其中一項任務初見成果——集結各路專家,為香港的生物多樣性做一次身體檢查!北都挑戰當前,最受威脅的物種如何捱得過?
2025-03-07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沙迦(Sharjah)對很多人來說都比較陌生,但對於藝術圈的人來說卻耳熟能詳。作為阿聯酋第三重鎮,沙迦有別於商業主導的迪拜,或是行政主導的阿布扎比,此城保留了古老的阿拉伯氣氛,反映在建築及人民生活中。沙迦王室成員熱中藝術,現任阿聯酋文化部長亦出至此家族;另一王室成員Sheikha Hoor Al Qasimi自2005年起,將沙迦雙年展定位成當代藝術盛事。
2025-03-0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最近在澀谷吃的一餐飯,可形容為非常hardcore。輕輕撥開寫着「代替屋」的暖簾,拉出椅子坐下,抬頭望向廚房上方貼着的熒光黃色紙條,「澀谷中心外的湯水」、「蟋蟀」、「雜草」、「生垃圾」。瞥了一眼桌上餐單,「記憶裝置」、「糞茶」,這些字眼盡收眼底。不止我,同枱還有7人共進這餐。旁邊6歲那位還為着食垃圾和食屎而有點興奮傻笑,想不到食屎是會有捧場客。
【明報專訊】時間倒流至2002年。演員盧鎮業就讀中四,第17屆世界盃如火如荼地舉行。正值青春期的他不喜歡自己攣曲的髮質,耳聞剷光頭後,重新長出的頭髮會變直,加上年少的中學生總渴望嘗試新鮮事物,心裏想着——人生就這麼一次,不如試一次剷青。盧鎮業至今仍清楚記得「我就在牛皮沙街足球場隔籬的一間理髮店,用48元剷頭,然後就去踢波」。他在球場上頂着skinhead(平頭)奔跑的外形讓同學想起日本國腳小野伸二,自此大家就喊他「小野」。現在頭可以再剷,但角色落選,人生就不會有重來的機會。在《花椒之味》、《叔‧叔》、《年少日記》、《虎毒不》期間,每隔約兩年,小野才得到一次出演長片的機會,在漫長等待的空白期,他默默準備成為日後合作導演信任的拍檔。
【明報專訊】劉克襄《四分之三的香港》
2025-03-06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由韓星徐康俊﹑秦基周和金信祿合演的Viu Original原創動作韓劇《臥底高中》,甫開播便引發關注,收視屢創新高,徐康俊亦揮低強勁對手,榮登演員榜第一名,《臥底》播了4集已出現不少亮點,香港觀眾可到「黃Viu」收看。
2025-03-04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濟州島位於韓國的南端,是全韓最先迎接春花的地區。每到春天,濟州島宛如一幅被大自然精心描繪的畫卷,由2至4月,梅花、油菜花、櫻花相繼綻放,為這個韓國度假勝地披上春日燦爛彩衣。在多種花卉品種中,大家最關心的相信是櫻花開花期,據韓國天氣預報機構Weatheri預測,今年韓國的櫻花開花期將比往年早3至8天,預計3月22日由濟州島的西歸浦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