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巴西導演和路達沙利斯(Walter Salles)的《中央車站》1998年上映,不但把他帶到國際舞台,也讓女主角費蘭達蒙德尼高(Fernanda Montenegro)獲奧斯卡提名;20多年後,沒拍劇情長片逾10年的和路達交出《我生如是繼續》(I'm Still Here),又名《至死方休》,讓費蘭達的女兒法蘭達杜利斯(Fernanda Torres)成為金球獎影后,並跟母親一樣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更成為首部贏得奧斯卡最佳國際電影的巴西作品。香港觀衆3月28日起可透過Now True欣賞《我》片,如果想在大銀幕觀看,亦可選擇香港國際電影節本月12及18日兩場。
2025-03-04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歌手方皓玟(小明)昨天(3日)在社交平台發文斥一個的士司機,她對該司機的行為看不過眼,小明先寫道:「今(昨)日幫一位內地女遊客俾咗$50的士費。原因係因為她沒帶現金喺身,個的士司機,不停鬧佢,我真係睇唔過眼,人哋已經叫緊朋友攞錢嚟俾佢,叫你等一陣,使唔使擘大喉嚨咁鬧人,香港人嘅待客之道就係咁樣嗎?希望真係只得你係咁。如果個個都係咁,呢個城市有點可悲。
2025-02-28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李珊珊復出幕前主持網台節目,前晚邀請昔日曾合作的陶大宇一起直播,兩人大談當年夜蒲日子。陶大宇自爆曾飲醉酒斷片不知撞穿頭,照瞓覺不停流血險死,經此教訓學懂節制。有傳他翻唱劉德華《倒轉地球》後,爆紅搵夠退休不再拍戲,陶大宇澄清仍有戲癮,只是沒有拍戲機會,便在另一範疇發展,承認目前在社會生活和演藝圈的氣氛都不太好,沒有安全感,如黃子華在電影《破‧地獄》說:「生人都要破地獄。」人生有太多問題要解決,發覺開心最緊要。李珊珊昨日在社交網答謝陶大宇任嘉賓,為她主持的直播節目創開台以來最高人數觀看紀錄。
2025-01-0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香港人開心不開心都投射在流行文化中。」學者吳俊雄曾經這樣說。
2024-12-0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生育率下跌是全球趨勢,各國紛紛出招刺激生育,譬如俄羅斯擬在深夜時段強制停電,鼓勵情侶進行性行為;香港議員則提出在政府辦公室張貼BB相,營造生育氣氛,又建議多辦活動撮合青年拍拖,以結婚生子。在旁人看來,這些措施或是講完會笑的「昏招」,不過從計劃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而言有其道理。研究家庭結構變化的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陳孟彤說,人對生育的主觀態度往往影響生育意願。
2024-11-2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今日下午,或許正是你讀到這篇報道的時候,聖母聖衣堂正在舉辦《破‧地獄》電影欣賞活動,場場放映均爆滿。基督宗教教堂放映道教主題電影,做法破格——教徒不是應該避免接觸「拜偶像」嗎?教堂主任司鐸、天主教香港教區神父羅國輝卻說「完全沒有問題」,他會跟400多個信眾或公眾人士,在這裏破除心中「地獄」,沒任何避忌。
2024-10-2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7年前到社福機構分享創辦「香港學生電競總會」(下稱總會)經驗時,秦逸朗(Long)說他的生涯規劃是「打機」。約在下班後時間,與成員一起接受記者採訪的他,向幾年前的自己帶來一些喜訊,也有唏噓——「打機」未成為他的正職,但收穫了一批願意為香港電競付出的同路人。別人視電競為搖錢樹,他們則單純希望,刻苦鍛煉遊戲技術的青年人有地方發揮和得到認可。「總會」二字聽來響亮,原來他們連辦公室都沒有,習慣籌辦線上比賽的幾名成員,因這次受訪才面對面一同回顧和展望:不賺錢的電競活動,搞來做什麼?
2024-08-13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殿堂級劇作家杜國威今日(13日)78歲生日,創作舞台劇與電影逾百部,膾炙人口,1992年舞台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與1993年《南海十三郎》首演至今,仍不斷有人問何時重演。杜國威抗拒《南海十三郎》重演,表示謝君豪做得太好,留個美好回憶,畫上句號,笑說:「好多人問過我:『你係咪南海十三郎?』我答:當然唔係啦,我好易為五斗米折腰㗎。」杜國威自嘲表達心裏委屈,因當年寫電影劇本遇「壞人」,為了完成工作,尊嚴受損、逆來順受。他表示不再在舞台劇裏尋求突破,寫粵劇開畫展拓展不同領域,此時此刻最享受和逍遙,閒時搭兩蚊車,坐茶餐廳觀察眾生相。
2024-08-12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殿堂級劇作家杜國威(杜Sir)迎78歲生日,他的舞台劇與電影作品逾百部,很多膾炙人口的劇作,其舞台劇代表作《我和春天有個約會》(1992年)與《南海十三郎》(1993年)首演至今分別32、31周年,仍不斷有人問杜Sir何時重演。
2024-08-1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英帝經濟沒落,庶民生活水深火熱,馬路坑洞處處,貧民衛生惡劣,公屋發霉居民好多患上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疾病。教育呢?除了西人教英語外,基層學校老師人工奀流失率高,大學好多又窮又無資源,至於醫療更令人搖頭,現在照MRI就要排期半年以上,還有基層醫生罷工要求加人工,搞到手術要延期。至於家庭福利呢,政府的兒童福利最多只給兩名子女,生三個呢?自己搞掂。
2024-07-24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今年5月宣布婚訊的日劇《天國與地獄》43歲男星高橋一生,昨日現身台劇《零日攻擊Zero Day》記者會,與杜汶澤、連俞涵、陳妤、柯一正、鄧九雲及許時豪等同劇拍檔會見傳媒。首次參演台劇的高橋一生飾演台日混血兒,與連俞涵扮演的新聞女主播原是舊情人,在台海危機的敏感時機重逢,彼此猜測對方目的。高橋一生在台灣拍劇3個月,事前做足準備工夫,中英日三語台詞背得滾瓜爛熟,獲導演讚專業。
2024-06-3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今天有什麼讓你覺得美嗎?你可能會說,天天為工作奔波勞碌,連吃頓午餐的時間也欠奉,生活怎能說是美?生活美學策展人關琬潼(Shadow)卻說,美事像漣漪無處不在,在下雨水窪上,也在茶杯漩渦裏。由Shadow主編的生活美學手帖《Ripple… 漣漪》近日創刊,邀請各界好友分享,以不同的美學視角觀看世界。美術館的美別具距離感,但生活中的美可以很貼地,只要我們有一顆覺察美事的心。
2024-05-2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攝影師楊德銘今年在影相創作課遇上的學生,全都在千禧年代出生,也即是Y2K風格追溯的年份。他發現學生對尋找主題有困難,似乎沒有很想透過作品表達的事,需要導師給予信心,放膽去試。「看到他們有點迷惘。可能現在社會氣氛壓抑,讀新傳的學生,又即將畢業,現實上需要找工作,但又不想這麼快就開始工作,加上各自家庭問題,與朋友離別,疫情又令同學間關係沒那麼緊密,很多事情都是自己面對。」他鼓勵學生向內在尋找主題,如今次選出較能呈現Y2K面貌的作品,涵蓋感情、性別、成長和大學生活。
2024-05-1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2024年中談移民,是朋友間的指定話題抑或禁忌?是社交媒體流量密碼,還是世界大戰的導火線?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於6月中演出《月明星稀》,編劇陳炳釗為了蒐集資料走訪英國多地,訪問大約30名移民港人;陳炳釗和前進進多年來的題材和藝術關懷,都跟社會氣氛息息相關,這次探討離散群象的《月明星稀》亦不例外。
2024-05-1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若非社工行內人,很少把工種細分:總之做社福工作的某些人,就是社工。冼昭行是「社區發展」社工,他和團隊一同發展過深水埗、薄扶林、長洲和中西等區。近來被納入《施政報告》的「社區客廳」,以及關注清潔工的「勞動友善社區」和「倒垃圾學堂」計劃,他都有份促成。趁他到海外深造前,記者找到這個隱身在計劃後的資深社工,談談被稱作「夕陽行業」廿多年、仍存在的社工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