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氣功,古代稱為導引、吐納、禪坐等,與中醫同屬中國國粹。身為中醫的我,在而立之年開始接觸氣功,先後學習過易筋經、八段錦和達摩禪功;後來專注於達摩禪功,不經不覺已近半個世紀。我習慣晚上耍一遍達摩禪功,練完後渾身舒泰,晚間總是維持熟睡狀態,一覺醒來,神清氣爽。
2025-04-21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智能手機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它帶給我們無盡方便,但過用或濫用則容易危害身心。愈來愈多人開始意識到「機不離手」會帶來不良影響,尤其是對兒童和發育期青少年而言。科技進步是福是禍,取決於我們應用方法,以及看待它的態度。
2025-04-07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近年流行的ASMR網上影片,亦被視為大熱助眠工具。徹夜難眠時,不少人點開ASMR影片陪伴入睡。影片中有人輕聲細語,或傳來手指輕敲枱面、梳頭、寫字、翻頁等重複聲音;這些看似無意義的聲音和動作,有指具療癒作用,有助紓緩情緒和入眠。
2025-03-2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2024年,「Brain rot」成為牛津年度詞彙,意指因過度消費瑣碎或單調內容而導致的精神與智力狀態退化。事隔3個月,世界依舊紛擾不斷,或許是時候讓大腦放鬆一下。
2025-03-0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耳穴按摩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自我保健方式,源於中醫經絡理論。中醫認為,耳朵與經絡有着密切的聯繫,《靈樞.口問》記載「耳為宗脈之所聚」,意指耳朵是全身經絡交會的地方。此外,耳朵與臟腑的關係也極為緊密,《靈樞.脈度》提到:「腎氣通於耳,腎和則耳能聞五音矣」。這些古籍記載都說明了耳朵與五臟六腑之間的聯繫。
2025-02-03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寒冷時節,對於正在備孕的女性,恰是借助中醫調理,「孕育」希望的好時機。
2025-01-13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下背痛或腰痛在臨牀上十分常見,但病因各異,有因為天氣轉變以致風濕發作,有因為反覆動作造成勞損,又或急性受傷,舊患未有妥善處理,或體弱所致。常見症狀為腰部痠痛,活動不利落。隨年齡增長,退化因素會令腰痛更容易發生。治療腰痛時要根據形成機理,選用相應的治療手段。
2024-12-30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現代醫學發展中,中醫與西醫的理論基礎常被拿來比較。
2024-12-16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不少人經常被慢性痛症困擾身心。慢性痛症的中醫機理多與身體內部失調有關,具體可分為「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兩類。
2024-11-23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鄭詩君(C君)今年4月伙拍黃翠如、周奕瑋主持旅遊節目《Grand住去台北》,3人以搞笑互窒方式,帶領觀眾體驗台北的不一樣豪華之旅。近日播出新一輯《Grand住去大阪》,地點除了轉到日本大阪外,C君拍檔換上高海寧(高Ling)及陸浩明(6號)。他們「開箱」豪華之旅,遊走大阪、京都,入住天花板級別酒店,玩味、英式貴族風各具特色,豪歎頂級溫泉,又坐觀光列車細賞海景,見識中古店「鎮店之寶」,還與藝伎玩遊戲,體驗非一般;飲食同樣夠豪,除了朝聖「摘星」餐廳、專為「VIP」服務的名店餐廳,也會品嘗全世界最貴壽司及高級綠茶的滋味。
2024-10-28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入秋後,早晚氣溫明顯清涼。在自然中金色秋天是令人歡欣的收穫季節,但對整個夏天都在冷氣中的都市人來說,秋天氣候改變,常會帶來身心影響。
2024-10-21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針灸有助改善絕經前後諸證,有疏通經絡、調整臟腑的作用,具體能調節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機能,建議每周2至3次,常用穴位包括三陰交、太溪、太衝、腎俞等有補腎、滋陰、清熱效能的穴位。心神不寧、失眠者可加配神門、心俞,以養心安神;頭脹、頭痛者可加配風池、百會,以平肝熄風;胸悶氣窒、情志不舒者可加配足三里、中脘,以理氣健脾。
2024-09-23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針灸治療頸椎病有疏通經絡、放鬆頸肌、消炎止痛作用。局部用穴可選頸肩穴位或頭部穴位,如風池、天柱、頸百勞、大椎、天宗,以及根據「以痛為腧」的原則,選取稱為「阿是穴」的局部痛點施針。同時可根據患者症狀,循經針灸,如經常手麻者,可選配位於上肢的曲池、手三里、外關、合谷等,建議每周治療2至3次,有需要時可配合電針加強刺激,或艾灸溫經驅寒。
2024-09-18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苑瓊丹(苑仔)早前在朋友提名下獲頒發「穆斯林公主」名銜,近日又榮升「香港女科學家協會」副會長。她日前出席協會在會展舉行的開幕暨就職典禮,表示從小到大沒有想過自己會跟科學家沾上關係,由「師傅」帶她接觸科學,發現這些事不是高高在上和遙不可及,接觸科學之後令她大開眼界,想透過科學健康地「活多幾年」。
2024-09-17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苑瓊丹(苑仔)早前獲封公主名銜,近日又有新身分,獲「香港女科學家協會」副會長名銜,出席會展舉行的開幕暨就職典禮。苑仔說:「由細到大都冇諗過自己同科學家沾上關係,由『師傅』帶我接觸科學,發現呢啲嘢唔係高高在上,唔係遙不可及!接觸科學之後令自己大開眼界,想透過科學健康咁『活多幾年』。 」
2024-07-15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天時暑熱,坊間指中醫刮痧可消暑。註冊中醫蕭驪珣指,「痧是氣血內的毒,阻礙氣血運行,可透過刮痧活血化瘀,疏通體表經絡,將熱氣導出體外,幫助降溫」,刮痧較適合中陽暑的人士。當在酷熱環境,感到胃口不適、輕微頭昏腦脹,可先在陰涼地方休息,補充電解質及水分,如果症狀沒有緩解再試刮痧。不過,當出現嚴重嘔吐、失去意識、呼吸急促等熱衰竭和中暑徵狀時,就應馬上求醫;「陰暑患者,較多出現腸胃不適,以中藥或其他方法調理身體會較適合」。
2024-07-06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強尼與鍾卓穎(Ash)、米露迪(米媽)將在明晚(7日)播出的新一集ViuTV節目《我想身體健康》,請來楊詩敏(蝦頭)一同拆解女性最關注的更年期問題。蝦頭對於愈早來經,是否也會愈早收經這問題充滿疑問。醫生指以前有「早來遲收」的說法,因為一般營養好才會偏向早來經,而營養好卵巢功能就能持久一點,所以自然會遲些停經,但真實情形要視乎每個人的身體狀况而定。蝦頭語重心長地提醒Ash和米媽要快快保持營養,不要步自己後塵,慨嘆她現在「要保都保唔切」。醫生聽後點頭認同,蝦頭大嘆︰「真係慘!」
2024-07-0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通常說「識飲識食」,意思就是愛吃貪吃,追求優質美食;但從中醫角度,識飲識食應是懂得飲食養生。
2024-06-17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針灸治療盜汗,可選用有滋陰、清熱、養心安神功效的穴位補肝腎陰、滋養心血,常用穴如位於大腿的血海穴,位於小腿的陰陵泉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復溜穴,均有補益作用,能夠扶正、補陰。針對熱盛患者,可選用位於足背的太衝穴、行間穴,以及手上的合谷穴,有清熱瀉火作用。心緒不寧、失眠多夢者可選用手上的神門穴、內關穴,以及足內踝尖的照海穴,有安神、養心作用。
2024-05-27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註冊中醫潘咨遐對於銀珠洗眼聞所未聞,亦找不到文獻證明其效用。她從網上短片所見,美容師用銀珠棒觸碰眼角附近,位置雖然鄰近睛明穴,但銀珠洗眼非中醫範疇。而中醫學有眼部針灸,魚腰、攢竹、絲竹空、四白、瞳子髎、太陽、印堂,都是眼部常見的針灸穴位。不過中醫經過長期專業訓練,根據病人具體情况調整治療方向。潘強調,銀珠洗眼做法危險且容易傷及角膜,處理不當可引發感染,嚴重會導致失明,因此不建議用銀珠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