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離開黑盒子,移至非傳統或戶外空間欣賞劇場,說故事的不止演員,身旁的粗糙磚頭、樹木和圓柱都在呢喃細語,訴說埋藏在這片土地的歷史。藝術團體「歷歷在目」由2021年開始受大館委約,在新舊建築群內創作一系列環境劇場,即將迎來最終曲《異步同曲》,到底投影、聲景、演員與建築空間如何交融,使觀眾躍進不同時空地點,當個歷史見證者?
【明報專訊】珍罕的古畫、花瓶等古董藝術品是收藏家醉心的寶貝,但原來和科技、歷史有關的東西都有收藏價值,成為拍賣會中被爭奪競投的對象。最近有拍賣行推出的「科技」專場,將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至愛的黑色連帽衫、喬布斯(Steve Jobs)於1984年Macintosh電腦發布宣傳照拍攝和出席活動時佩戴的領結等物品和文獻上拍,讓大家回顧人類科技和歷史的發展。
2025-03-19 BEAUTY & STYLE > FASHION
【明報專訊】尖沙嘴廣東道一直是奢侈品牌兵家必爭之地,當中以時裝品牌為主,能夠分庭抗禮的珠寶腕表品牌卻沒有多少個,Panerai是少數能夠在廣東道屹立10年的品牌。品牌最近在廣東道店舉行以「十」為主軸的展覽,請來10名本地收藏家借出難得一見的展品,以10個品牌發展里程,慶祝旗艦店10周年紀念!
2025-03-19 CULTURE & LEISURE > DINING
【明報專訊】2月時,「世界冧酒峰會2025」(Mondial du Rhum 2025)大會邀請筆者以唯一香港傳媒代表身分,參加一連3日在巴黎布隆尼亞宮舉行的峰會。今年大會主題是「人類是冧酒的核心」,在會場試了逾百款來自法國海外省及其他品牌冧酒,其中來自加勒比海瓜德羅普的Marie-Louise和Mabi Punch、非洲佛得角的Quinta Mansa等,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冧酒和果酒。人在巴黎,當然也趁機試食當地美酒佳餚,跟大家分享必去打卡的人氣得獎酒吧和逾百年歷史的法國餐廳食海鮮拼盤。
2025-03-05 BEAUTY & STYLE > FASHION
【明報專訊】大家都說現時零售市道艱難,但有危就有機,「底氣夠」的品牌就可把握時機逆市擴充。
2025-02-0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我酒量很淺,慢慢發現有酒精敏感,特別是紅酒,嚴重時會出疹和拉肚子。後來在意大利host family家,喝到哥哥有機種植、自然發酵的葡萄酒,還品嘗了papa朋友釀製的1980年代Barolo。這才發現,原來我只對非優質酒類敏感,朋友得知後興奮地把我作動物測試。由於敏感反應令我難受,除了做菜和甜品要用的酒類,我對酒不太感興趣。年前host family經營的餐館踏入90周年,我回去做關於慢食(Slow Food)和哥哥釀葡萄酒的專訪。缺乏酒類知識令我寫得非常痛苦,自此決心有機會便喝點酒,至少增加酒類味覺資料庫。最近朋友邀我參加調酒班,馬上報名。自信算是個料理人,憑對食材敏銳的觸覺,以為調酒應該難不倒我。課餘翻翻書……嗯,無知的確令人自大,原來調酒是一門深似海的專業與藝術。
2025-01-1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你還記得上次查看紙本地圖是什麼時候嗎?身處「一機在手任我行」的電子地圖時代,紙本地圖已被逐漸遺忘,「10後」的小孩可能甚至沒見過它們。然而紙本地圖卻是無聲的寶藏,是前人以一筆一墨,細緻地繪製而成。即使畫的是同一個地方,不同的地圖也能呈現不同年代的歷史資訊與設計美學。本地攝影及打印工作室artellex與香港地圖收藏家胡兆昌合作舉辦的「Lost & Collected—香港地圖.舊物」展覽,展出50多張1950至90年代的香港地圖收藏,呈現香港過去60多年的變遷與地圖設計的美學創意。
2025-01-0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上個月研究難以定義的加拿大料理時,忽然想到在地球的另一端,同為英聯邦國家的澳洲,它的料理是怎樣的?我腦袋只有一講就令很多人擺出厭惡表情的Vegemite抹醬,以及受人愛戴的Tim Tam朱古力。但這些都是品牌商品呀,料理呢?我努力回想在澳洲的時光,最常吃的,是近似美式意大利菜的意大利麵、越南湯河、港式小菜和咖啡廳的餐食。我問住澳洲的朋友,她說,澳洲料理不就只有BBQ和啤酒嘛;也有朋友說,現代澳洲料理就是包羅萬有的西餐囉。如果加拿大料理像學校那位存在感很低,其實很友善平和又可愛的同學,澳洲料理就「坐」在加拿大料理的另一角,衣著隨意卻舉止得體,但大家總是無法記得他的樣子。
2024-11-27 CULTURE & LEISURE > DINING
【明報專訊】如果你是威士忌愛好者,遊覽蘇格蘭威士忌酒廠絕對是人生的夢想清單之一。之前介紹過蘇格蘭威士忌心臟地帶斯佩塞酒區(Speyside)的不同酒廠,今次和大家介紹位於高地(Highland)的可持續發展威士忌酒廠Arbikie Distillery。早前很榮幸獲得酒廠老闆邀請,入住旗下獨立透明玻璃屋,感受無人之境。
2024-11-2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牆內的黑貓、門外的半死女子、雕像上的渡鴉,這些文化符號立即令人聯想到希治閣、添.布頓或史蒂芬.金的電影與小說場景。畢竟,他們的作品無不劃時代地拓展了懸疑與驚悚的可能。與此同時,自20世紀以來,科幻與偵探小說更是異軍突起。無論是法國科幻作家凡爾納的瑰麗構想,令《回到未來》電影多次向其致敬,抑或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與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皆成為當代經典。然而,這長長的大師名單中有一個共通點:他們皆深受19世紀美國作家愛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的啟發。Netflix去年更以現代手法改編他的短篇小說《亞瑟府的沒落》(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可見愛倫.坡的作品跨越時代,依然引發無數共鳴。2024年適逢愛倫.坡逝世175周年,我與內子有幸來到巴爾的摩,親臨其故居墓園憑弔。在導覽過程中,我不禁思索:在數位時代,驚悚早已成為現代人的日常娛樂,重讀愛倫.坡及其作品,是否仍具時代意義?
2024-11-2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大三巴、觀音像、媽閣廟,景致真優美」,由本土民間宗教到西方基督宗教,一句廣告歌歌詞道出這港口城市中西交融的特質。剛於11月15日正式開幕的澳門保利美高梅博物館,便由此出發,以「海上絲綢之路」為主題,策劃首展「藍色飄帶——探索神秘海域 邂逅絲路遺珍」,免費向已預約的參觀者展出來自近20間國有博物館及文化藝術機構,總計184組文物及當代藝術作品。
2024-11-0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1902年10月26日文特諾號(SS Ventnor)駛離新西蘭,前往香港。出航第二日,文特諾號在新西蘭北島靠近毛利部落定居的地方遭遇風暴,海水不斷湧進船艙,船緩緩沉入海底。與文特諾號一同沉入深海的,還有約500個裝有中國淘金礦工遺骸的盒子——他們來自廣東與香港,遠赴重洋到新西蘭淘金,卻未能如願致富。無錢歸家的他們,最終客死異鄉。這次航行,本是他們靈魂的回鄉之途。
2024-10-2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香港動植物公園12隻猴子近日死亡,教人不由得反思生命的脆弱。在加拿大作家Yann Martel筆下,動物卻生命力頑強,充滿靈性,Yann的著作Life of Pi便是一例。Life of Pi初版在2001年9月11日印刷,湊巧發生美國九一一恐襲事件。事發10年後,恐襲主謀的蓋達組織首任領袖拉登被美軍擊斃。望向眼下的以巴局勢,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領袖辛瓦爾(Yahya Sinwar)前不久被以軍擊斃,但以哈戰爭顯然並不就此結束。Yann說,當人犯下暴行,我們罵人時總習慣用動物作比喻,譬如成語「狼心狗肺」;倘要解釋動物和人類的分別時,往往又會說動物沒人性(humanity)。但Yann認為動物不會隨便挑起紛爭,只為生存而殘暴;人則是不必要地殘忍,例如發動戰爭和設奴隸制等。那麼Yann又是如何用動物寫由人來講的故事?虛構故事又有何意義?
2024-10-11 CULTURE & LEISURE > TRAVEL
【明報專訊】400年前,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南建造熱蘭遮城,國際貿易來往該地,自此翻開台南的城市篇章。400年後,奇美博物館整理16至17世紀的尼德蘭繪畫館藏,於本月底展出。館方以科學檢測分析畫作,既發掘藝術史的新故事,又透過繪畫重返數百年前進駐台南的荷蘭視野,從古蹟瞥見荷蘭人的足印,原來當代建築也有荷蘭人的手筆。
2024-10-06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樂隊Nowhere Boys舉行一連3場《NOWHERE BOYS《US》LIVE 2024》前晚在西九文化區大盒開鑼,陳柏宇、小肥、黃妍及張惠雅等捧場。他們出道9年開過不同形式演唱會,今次加入戲劇元素,成員有角色設定,穿梭觀眾席演戲,令每首歌更連貫。主音陳維諾(Van)預告3場有不同演出歌單,滿足歌迷在網上的點唱要求。
2024-10-0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拖延症發作時,我又重看了《鐵達尼號》。1912年從南安普頓到紐約需時5至7天(如今乘郵輪依然需要7天),現在搭飛機只需11個小時左右。飛機已普及到幾乎成為一般交通工具。周末快閃台灣,連假飛韓國日本購物,是香港人的常態(雖然北上消費比常態更常態)。甚至有美國灣區研究生為省住宿費,選擇乘飛機通勤上學。要不是因為疫情,我一直把長途旅行習以為常。飛行時間少於5小時的都被稱作短途機。儘管如此,每次搭飛機我仍為人類能如此快速地遠距離移動感到不可思議,也好奇過去人們在長途旅行中嘗到怎樣的味道。
2024-10-05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樂隊Nowhere Boys昨晚(4日)在西九文化區大盒舉行首場「NOWHERE BOYS《US》LIVE 2024」,獲陳柏宇、小肥和黃妍、廿四味成員阿肥、張惠雅(Regen)、洪端珙等捧場。演唱會加入戲劇元素,幾位成員穿梭觀眾席演戲,令歌曲更有連貫性。主音陳維諾(Van)預告3場的演出歌單也不同,以滿足歌迷在網上的點唱要求。
2024-09-28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曾為日本動畫《我的英雄學院》獻唱插曲的28歲創作女歌手「酸欠少女Sayuri」,今年3月跟組合Misekai成員Ama Arashi結婚,昨日卻傳來死訊,令她的粉絲及動漫迷感到震驚又難過。
2024-09-2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風雨交加的日子,腦海中時常響起歌詞,「祈求風和雨吹我返故鄉的某處,異國沒法消除我睏倦」。似乎人總是這樣,在異域時思念溫暖故鄉,回到故鄉卻又嚮往異域風情。其實,當我們討論「異域風情」時,我們在討論些什麼?
2024-09-2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千百米的深海中,一隻獨特的水母正緩慢浮動,宛若無骨,在漆黑的海底散發幽微的光;億萬公里外的宇宙中,航海家1號(Voyager1)飛行器與地球失去聯絡,隔着星系,人類失去對人造物的掌控,只能在抬頭凝望深空。海與天,如此遙遠;水母與飛行器,天差地別。但在編舞家Wayne McGregor眼中,它們卻有着一個相同點——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