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上星期一(4月14日)我以院長身分主持中大醫學院和北京高校聯盟舉辦的「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分會,與7名世界頂尖科學家討論未來醫學發展,當中包括中大校長盧煜明和諾貝爾醫學獎得主Edvard Moser!
2025-04-07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摘星廚神》是近年我最喜愛的日劇之一,主角是一名日本天才廚神。劇集開始時,他在法國充當米芝蓮二星餐廳主廚,性格自負的他因一次日法首腦宴會中團隊失誤,令法國首腦敏感症發作,背負罪名的主角被趕出法國廚師界!聲名狼藉的他在偶然機會下和女主角回到日本,重新開辦法國餐廳。但因他在法國的嚴重失誤,引發各界不同的疑慮和阻撓。他痛定思痛後,做人處事變得謙虛之餘,亦找到經營出色餐廳的成功元素:一、邀請在每個重要崗位中,表現最出色的伙伴加入;二、建構團隊合作精神;三、利用日本食材創造出美味的法國菜。
【明報專訊】香港鬧醫生荒,政府和醫管局為了填補公立醫療系統空缺,以及增加醫生數量以應付不斷上升的社會需求,做了一系列動作,包括招聘非香港註冊的海外及內地醫生,增加現有醫學院學位,以及籌辦第3間醫學院等。社會輿論大多贊成政府做法,但亦有人不以為然,說香港不缺醫生,缺的只是公立醫院和其他公營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私營醫療市場的醫生數量一點也不少,甚至「產能過剩」;當局不應該膝跳反射(knee-jerk reflex)地增加醫生數目。更有人質疑當局,要是他日醫生過剩,或是私營市場失去吸引力,公營機構是否有足夠空缺容納每年畢業的新進醫生?會不會令到若干年前,醫管局職位供不應求,醫科畢業生因害怕找不到工作而徬徨的景况重現?
2025-01-13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院長,為什麼星期日會碰到你在威爾斯醫院帶巡房?難道院長的工作還不夠繁忙嗎?」一名共事多年的外科醫生好奇地問,我只好苦笑地說:「公立醫院人手不足當然是理由之一,我希望出點力紓緩前線醫生的壓力,同時亦能以身作則!」
2024-12-02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近數十年來,整個世界的醫療服務,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除了醫學發展一日千里,許多以前令醫學界束手無策的疾病,都不再是藥石無靈,另外一個明顯轉變,是病人權益與日俱增。病人自主和病人私隱成了醫學生的必修課題。以往病人入住公立醫院,便有如動物園裏供人參觀的動物,毫無私隱可言。病房擠迫,病牀之間沒一絲兒空隙,躺在病牀就像和許多人一起睡在一張大牀,那談得上私隱。病房裏的醫護人員,也毫不顧忌地高聲談論病人病情,甚至家庭狀况,有誰來探病等八卦新聞。病人的醫療紀錄(排版),也是無遮無掩任人翻閱。總之吃得鹹魚抵得渴,來得公立醫院看病,便要有心理準備,自己的私人秘密會無可避免地暴露人前。
2024-10-28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今年8月,大熊貓盈盈誕下一雙兒女,牠們成為首對港產大熊貓寶寶;加上是龍鳳胎,尤其難能可貴。可是,由於熊貓寶寶出生後十分羸弱,新手媽媽也似乎有點不知所措,所以需要動物護理人員全天候悉心照料。事隔3個月,熊貓寶寶愈見壯健,早已離開保溫箱了。
2024-08-12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今年書展很特別,我同時出席母親自傳《從芳華到暮霞——伍月柳的藝術人生》的簽名會,以及老同學陳啓泰醫生新書《多謝廣東歌 讓我好好過》的發布研討會。本來母親的自傳跟廣東歌和醫學南轅北轍,拜讀後卻發現兩本書內容竟有着跨世代共通之處!
2024-07-29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醫學院若要培育出優秀的醫學人才,必須擁有和堅持基礎教育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是醫學院怎樣定義「好醫生」?「好醫生」是考試的長勝將軍、課外活動的活躍領袖,還是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明報專訊】本文標題是借明朝畫家沈周,在其為一名鄉市考生手繪《折桂圖》上的題詩,祝賀今屆中學文憑試「狀元」,全詩是「江東八月有秋風,舉子攀花望月中。此是詞林舊根柢,一枝新發狀元紅」。
2024-06-03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現代醫學着重專科培訓,醫學生畢業後都會選擇攻讀心儀的專科,通過6至8年訓練成為專科醫生。當年我選擇外科,除了因醫學界「非內則外」(medicine or surgery)的氣氛影響外,亦受了幾位「魅力非凡」的前輩啓蒙;也因自己性格比較喜歡透過手術直接為病人根治疾病,從而獲得較大的滿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