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在不少家庭照顧系統中,年輕老者 (young old)順理成章地成為老老(old old)的主要照顧者。但若照顧者是家庭唯一支援,這照顧系統便十分脆弱。照顧者一旦出現狀况,老老的支援便會全面崩潰,最終引致目不忍睹的悲劇。
2025-03-3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香港長者院舍一直備受關注,照顧質素更是關注重點。當父母因年老身體退化,難以在社區生活時,護老院舍便成為一個選擇。家人揀選院舍時,每每將質素指標集中於院舍環境是否寬敞潔淨,照顧人手是否充足,收費是否合理等,然而,作為過來人的我,更明白院長管治能力和抗壓能力,對院舍質素有着關鍵的影響。
2024-12-3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香港社會老年化,愈來愈多照顧者為照顧家人付出無數心力;然而,照顧者本身也需要支持與休息。如何讓護老者可以休息而行更遠的路?一個創新工種——「替假護老者」應運而生,正好團結社區力量支援護老者。
2024-10-14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香港醫護人員面對充滿挑戰的工作環境,長時間輪更編制,服務對象年齡及社會層面多樣化;而公眾對醫療服務質素要求日趨嚴格,對醫護的情緒和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壓力,甚至負面影響。
【明報專訊】香港老年學會於2022年開展賽馬會「疫途有你」醫護及安老服務同工情緒健康支援計劃。計劃為期兩年,提供講座、工作坊、情緒問卷調查、心理輔導等系統化情緒健康支援。曾參加線上「愛自己」工作坊的註冊護士Jessica表示,靜觀練習讓她在工作中活學活用。
2024-09-2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死因裁判官條例》修訂在今年6月3日刊憲實施,從此,居處離世的範圍涵蓋院友所居的院舍。
2024-07-2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白髮是上天的恩賜,年齡帶來的智慧與經驗,是我們年輕時無法能及。然而,隨年月漸長,身體功能逐漸衰退,年逾80需要額外的生活照顧和支援,確是無可避免。做好老後規劃,懂得選擇有質素的院舍居住,確保在無法自我照顧時,都能享受好好安老的日子,是一個明智的人生安排。
2024-06-2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醫務衛生局在去年向立法會提出修訂條例,今年6月3日正式生效,「居處離世」有了新安排。患者除了可選擇在家中離世之外,「居處」範圍更擴大至院舍。換句話說,院友可以在自己熟悉的院舍環境內安然離世。
2024-06-0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照顧者長路漫漫,不同階段有不同經歷。「新手護老者」因為無助和壓力,若不懂及時求助,很可能成為「潛危護老者」傷害長者和自己。當累積經驗成為「成熟護老者」,被照顧的老人差不多踏進生命末期,照顧者進入「晚晴護老者」階段。當老人離世,照顧者就成為「畢業護老者」。
【明報專訊】得到維拉律敦治‧荻茜慈善基金贊助,香港老年學會聯同3間非牟利機構(救世軍、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及聖雅各福群會)推行「陪住你」上門看顧支援計劃,支援社區上有需要的護老者。香港老年學會專責設計、推行「替假護老者」證書課程。
2024-05-1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呢啲嘢我話唔到事」、「無聽佢提過」、「姑娘,不如你幫我問吓佢」……我是一名護士,從事醫護工作逾20年,經歷不少生離死別,向家人詢問病人的臨終醫療決定時,以上是經常聽到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