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精誠:舶來之禮(二之一)

文章日期:2016年05月02日

【明報專訊】近年有個別組群振臂高呼「中港區隔」及「驅蝗」等口號,以至所謂「香港民族」一類的說法在民間出現,都被視為是「本土主義」思潮興起的表徵。而官方「港人港地」、「限奶令」、「限針令」等政策,也因應社會形勢出台並帶有强烈的保護主義色彩。

一戰時期 港大瀕陷破產

但追溯歷史,香港自開埠以來可以說從無閉關自守之根據,相反有的是最開放的人才、物力、資本,和知識的多方匯流,跟中國大陸以至世界各地接軌,才贏得全球公認的「自由港」美譽。為香港本土作育人才的港大,也是外來文化的產物。港大的創立,和醫學院的發展,除了此前提及的各位蘇格蘭大醫之外,還有美國慈善家的介入,以及由中國大陸引來的緣分。

香港大學成立同年,中國爆發辛亥革命。未幾英國又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從辛亥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八年,幾無寧日,前景茫茫,大學不但沒有穩步成長,反而面臨重大危機。

首先是經費不足,學校缺乏收入,政府補助太少,一直依靠各界捐獻;其次理財不善,行政管理欠奉,首任校長儀禮爵士(Sir Charles Norton Edgecumbe Eliot)1918年離任回英國,直到1921年才找到正式接任人選,其間只由佐敦醫生署任,佐敦醫生正是前文所述,建立醫學院的「第四位」大醫。

美國石油大亨救港大

這三年間,大學幾乎陷於破產而辦不下去,其中醫學院的困境更顯突出。由於醫學院的教授普遍是本地執業醫生,或在政府出任公職,甚至兼而有之,整間醫學院只有三位教授,其中一人兼職解剖學和外科,另外兩人分別教生理科和病理學。人手和課程兩大難題,令醫學院裹足不前。

結果救星來自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旗下的中華醫學基金會(China Medical Board)及時伸出援手。

有點奇怪吧:香港大學是英國殖民地的學府,校長不去找「宗主國」求助,怎麼跨過太平洋向美國人伸手?下回分解。

文﹕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特約作者唐明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