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百年時尚寶庫

文章日期:2018年01月11日

【明報專訊】若不是Chanel在2017年推出了Gabrielle手袋,大家會否知道Gabrielle Chanel就是我們熟悉的Coco Chanel的原名?我們也許對Chanel幾件標誌產品有點認識,但是否需要更深入了解?

前瞻設計 改寫女性衣著

Gabrielle Chanel的生平事迹可謂極具爭議,尤其她曾將自己的年齡說少了10歲,只為隱藏她童年生活的貧困與顛沛流離;她曾當過咖啡館的歌姬,唱過一首名為Qui qu'a vu Coco(Who has seen Coco)的歌,為她帶來Coco的暱稱;她一生未婚卻有數不清的情人,廣結權貴、名流、藝術家而得以躋身巴黎的上流社會。但她的成功及對時尚世界的影響卻沒有因此而被否定,這些影響更不限於時尚,甚至與女性的社會地位與權利相關。她是少數提倡女性穿褲子的設計師,1910年代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女性在各個社會崗位上開始肩負重任,褲子對需要工作或頻繁活動的女性更方便,Gabrielle Chanel因而愛穿褲子並將之推廣至時尚層面。也由於戰時物資短缺,她亦是最早提倡用平針織面料(jersey)製作時裝的設計師,以取代當時流行的高貴真絲或色丁等物料。當時的平針織面料多用來製造男性內衣,顧客起初亦為之嘩然,但充滿前瞻性的Gabrielle Chanel卻對此作出自信回應,「I make fashion woman can live in, breath in, feel comfortable in and look younger in」。觀乎當時的女性變得更自主,又有日益忙碌與活躍的生活方式,這無疑是極具說服力的說法。

Little black dress也是Chanel的一絕,早在維多利亞時期,女性穿上黑色只會被視為是在哀悼或往喪禮去,即使到1920年代此觀念仍根深柢固。Gabrielle Chanel雖然有Queen of Beige稱號,但她更愛黑色,她覺得黑色是簡單優雅的典範,於是以其前瞻的設計,加上慧眼識英雄的時裝雜誌編輯的肯定,再一次成功顛覆時尚界。

經典的Chanel 2.55手袋也是1920年代的創作,Gabrielle Chanel突然厭倦當時女性慣用的手提包,因此參考了士兵有孭帶的小皮包,以側孭取代手提來解放女性雙手,而其形狀與間隔也非常實用。Gabrielle Chanel於1939年隱居瑞士,至1954年回歸巴黎,亦同時更新了原有設計並重新推出市場,2.55的命名則代表此款手袋的面世日期﹕1955年2月。

另一解放女性穿衣之作則是更經典的無領花梨外套,據悉Gabrielle Chanel的復出與1950年代由男性設計師主宰女性時裝的風潮不無關係,Chanel的花梨外套及套裝設計就是要擺脫當時流行將女性身形收緊的穿衣輪廓,因為她相信女性不應因衣服的約束而影響她們的舉止及生活態度。啟發自男裝與軍服的花梨外套剪裁細緻,除了可讓女性自由活動,圍邊與鈕扣卻極具裝飾性,令外套又增添幾分嫵媚。

以上提及的例子可見Gabrielle Chanel的本領不止於時裝設計,也有她對女性所需的敏銳觸覺,以及不怕對抗傳統並走在時代之先的精神。但時裝以外,Chanel亦有另一貫徹同一信念的成功例子。1921年她銳意創造一款最女人味的女裝香水,氣味的地位要與華衣美服看齊,於是伙拍調香師Ernest Beaux創作Chanel No. 5香水,這是利用當時相當前衛的合成花香技術配製,特點在於氣味更複雜神秘又持久,Gabrielle Chanel更對外稱,「A woman should wear perfume wherever she wants to be kissed」,令產品倍添性感意象。名為No. 5是因為這是調香師提交多個配方中的第5個,5也是迷信的Gabrielle Chanel的幸運號碼,產品亦因此於1921年5月5日推出市面,其受歡迎程度比時裝不遑多讓。

後人延續 發揚品牌精神

Gabrielle Chanel對時尚世界的貢獻巨大,但若果沒有後人的保育及發揚光大,影響也不會如現在般深遠。與Gabrielle Chanel同期的競爭對手Elsa Schiaparelli雖同樣享負盛名,但時移世易,兩人創立的品牌規模與成就到現在卻難以比擬。Gabrielle Chanel於1910年在巴黎開設首間店舖,1971年逝世,品牌曾沉寂一時,直至1983年品牌邀請Karl Lagerfeld接掌創作總監一職,令品牌光輝得以延續。當中除了Karl Lagerfeld將品牌的精髓不斷推陳出新外,更有賴品牌的其他部門努力將Chanel的精神傳承。

我們早前到過巴黎,參觀過品牌的香水研究室(Chanel fragrance laboratory),調香師Olivier Polge就以Chanel No. 5為例,不諱言他的任務是要努力保存舊有精髓,即使原材料及製作技術有所改變,也要將1920年代的香味重現,這是一項對抗歲月的挑戰。另外品牌的高級珠寶工作室(Chanel High Jewellery workshop)依然以Gabrielle Chanel年代唯一的高級珠寶系列Bijoux de Diamants為模範,無論形態、寶石佈置及佩戴方法均與別不同。工作室不斷從品牌元素中汲取靈感,如獅子、麥穗、山茶花等,而這些都會在Gabrielle Chanel的公寓(位於巴黎31 rue Cambon的Mademoiselle's Apartment)裏找到,然後製作成一件又一件靈氣的高級珠寶,Gabrielle Chanel曾說過﹕「I want jewels that slip between the fingers of a woman like a ribbon」,可謂對高級珠寶工作室的一個重要啟示。

主管品牌的高級訂製服工房(Chanel Haute Couture Premiere)的Olivia Douchez則秉承Gabrielle Chanel年代的傳統手藝,並將Karl Lagerfeld忠於品牌精神的設計落實,但原本由模特兒演繹的衣飾來到顧客身上,設計難免因穿著者的身材差異或特有要求而有所改變,但設計師卻不會過問,因為團隊能在忠於設計與滿足顧客需求兩者中取得平衡,可見團隊與設計師之間的互信與專業。

說到最專注品牌文化遺產的一定是品牌的傳承中心(Chanel Patrimoine),除各式文件書信及圖片外,1980年代開始收藏Gabrielle Chanel年代的香水與美容產品,新的出品亦會存檔。

至於時裝類產品,從1983年起Karl Lagerfeld所主理的每個系列都會收藏當中的30%,為何不是整個系列?因為中心也沒有無限的存放空間,只能選擇當中最重要的作品來收藏。中心由1990年代開始收藏Gabrielle Chanel年代衣飾的工程,由於Gabrielle Chanel沒有將作品存檔的概念,又喜歡將自己的衣飾轉贈親友,所以中心有一個12人團隊專門從各大小拍賣會蒐購,每年約有15件衣飾的收穫。物品真偽多數依靠舊雜誌報道或相片作佐證,但以相片為例,絕大多數都是黑白舊照,所以求證有一定難度。不過有時也會發現一些驚喜,例如一條長裙在黑白照中只呈現一片灰色,只能再從剪裁及手工紋理上作考證,最後發現原來酷愛素色的Gabrielle Chanel也會設計出一條鮮艷奪目的天藍色長裙。至今中心收藏Gabrielle Chanel年代的配飾約有300多件,服裝則約500多件,最久遠的是1930年代。工作人員說這是Chanel品牌的寶庫,供給後人靈感,亦能對Gabrielle Chanel有更深入的了解,除了供員工培訓也會作展覽用途。

1月13日至2月10日,Chanel將於香港PMQ元創方就其庫藏舉行大型展覽,公眾可透過App登記免費入場。品牌用心良苦作出的保育工作,往往最大派用場的就是作展覽之用,每次大費周章的目的就是想將品牌的輝煌過去再次展現於現今消費者的眼前。有點像男歡女愛,對方初以容貌吸引你,也許更想你知道他背後的內涵和修養,好讓關係更加持久。無論結果是喜歡也好,不以為然也好,品牌想俘虜你,卻最不願看見的就是消費者只求剎那的盲目跟風而不問因由。我們作為消費者,也許亦要問自己,品味豈會是一種不加思索的東西呢?愈是喜歡,就愈要多了解。 

文﹕John Wan

圖﹕品牌提供

統籌/John Wan

編輯/梁小玲

美術/明報美術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The Bu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