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言有理:一年之計在於春

文章日期:2018年02月19日

【明報專訊】2003年「SARS」一役,香港全民抗疫,記憶猶新;當年大家曾經熱烈討論「浪湧能力」(Surge capacity)這議題,最後不了了之。「浪湧能力」是指有足夠「後備力量」(Reserve),當有突發災難事故的時候,醫管局醫院可以馬上動員,滿足突然增加的服務需求。後備力量亦包括地方、設施、物資及人力;醫療服務乃「勞動密集」(Labour intensive)的工作,人力資源自然非常重要。

醫療人手計算大學問 用地設施超負荷

香港各區急症醫院,24小時運作,早午晚三更工作年終無休,需要大量人手;計算人手是專門學問,除正常工作需要外,還要計入年假、產假、侍產假、加時加班補假及病假,還有行政需要的開會時間及電腦紀錄的文書工作。培訓學習必不可少,教學雙方都要撥出時間,終身學習。閉門造車並不可取,海外交流必不可少;增廣見聞,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有助改善服務。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兩間醫學院皆譽滿全球,有賴他們出色的醫學研究,在多方面有傑出表現;醫管局醫院上下同工積極投入,付出精神和時間,同樣貢獻良多。優秀的科研可提升醫療服務水平,並有助盡快引入新技術,維持最佳服務質素。

除人手外,醫療服務規劃還包括地方及設施。香港寸金尺土,醫療用地設施永遠超負荷;稍有未用設備,即被指未能善用資源。因此,無論醫療人員或地方設施,香港從來都不會有足夠「浪湧能力」及「後備力量」應付不時之需。每有天災人禍,例如「嚴重流感疫情」或「大型交通意外」,皆有賴前線醫護人員的滿腔熱忱,前仆後繼地工作,搶救生命。

未雨綢繆 投資「後備力量」

香港市民期望醫療服務可以更上一層樓,大量增加醫療人手,並加強培訓,持續提高質素;足夠的空間同樣重要,有人肯做還要有地方設施配合,加牀都要有位。培訓人才及興建設施皆需要時間,閒閒地三五七年,甚至十年八載,宜未雨綢繆。近年政府財政理想,建議投資未來。計算人手及地方設施時,應盡量寬鬆,審計官員亦應考慮到「後備力量」的重要。如有足夠人手,在職培訓事工可以事半功倍;若不幸有天災人禍,可以馬上有足夠人手轉撥前線。

文:梁憲孫(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