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定義 七個建築奇觀

文章日期:2018年08月02日

【明報專訊】威尼斯建築雙年展除了是各國軟實力的競技場,亦是各地建築師之間展示各自設計哲學的實驗場。以自由空間Freespace為主題,沒有了民族主意及特色的規限,能更純粹地以個人視野及社會問題作為設計起點。由於英文Free字的一字多義,各個建築師有不同的演繹,推演出比各個國家館更有趣的方案。雖然有不少企劃以綠化、立體打印、廢物再造及活化古蹟為本,但基於大會主題的字意自由度,作品並沒有主流大勢,背後卻各有獨特概念。

為空間留白

(圖1)作為上屆策展人兼智利建築工作室Elemental主腦人Alejandro Aravena,以The value of what's not built為主題,展區並沒有陳列理所當然的大型建築模型,反之以手掌大小、以思路圖形式掛於牆上的手寫文本及微型建築模型展示。與香港以進佔所有空間的思維相反,談的是如何「空置」公共空間,及如何令各界達成共識,以預留空間而非立意的建築為本,是今屆最具反思之作。由於展品的總體積不大於小型行李箱,該算是今屆最少碳足印的環保之作。

打破建築師專利

(圖2)建築很多時會被視為專業,但「專業」亦會成為其他人參與其中的隔閡。比利時建築工作室BC architects & studies則退一步想,如何讓更多人能參與整個建築、設計及規劃過程。以The Act of Building為主題,工作室以他們在非洲及比利時的研究及考察,制訂一系列建築流程,讓當地居民能「按本字」辦事。展內展出其中4個企劃及相關製作用品,如利用當地泥土製作磚頭的機器及工具,呈現讓當地人參與建築過程,如何令人更具歸屬感及成就感,建築樓宇以外的人心。

自由奔放的兒童屋頂

(圖3)於2007年面世的Fuji Kindergarten,由日本建築工作室Tezuka Architects設計,該是今屆展覽中見到為兒童而設的最佳建築。能容納約600名兒童的建築,善用了屋頂空間,讓兒童能於這個冬甩型的天台自由上落及圍着圈形屋頂無限奔走。配合四周及屋頂上的樹木,無過多設計的圍欄以及板間空間,能讓兒童感受自由,亦更能訓練兒童如何自主地衡量「安全」及「危險」,如建築保留了原有樹木讓兒童能自由攀爬,比起日本素來的高度安全無菌建築主義,來得更貼合兒童特性。

家品變身玩味裝置

(圖4)英國建築工作室Salter Collingridge Design的Proposal B,以公共設施常見的單向柵欄窄門(Kissing Gate)為靈感,設計出一系列具機動性的家具。整個玩味裝置由5件橡木家品組成,以Stokesay Castle半圓窗口座為形態,座位、桌子及屏風都可以自由橫向調節角度,有不少設計大師的筆觸,如Jean Prouvé的線條、Pierre Chareau的轉動機關,又或是Da Vinci的活動軌迹——像是讓人能跟空間自由對話。

讓僭建合法化

(圖5)中國建築師王澍及陸文宇合作的業餘建築工作室為展品立下一個很好的主題——如何讓僭建合法化。以工作室一個位於杭州的保育企劃作案例,當地一個村落,在四周被推倒重建的發展計劃中保留下來,他們研究村落中因為生活實際所需而作的僭建,並利用村屋與村屋之間的空間,注入不同的功能,如社交,又或是實際生活的晾衫需要。這些城中村的狹窄公共空間成為可持續發展的地方,而非一面地被推倒重來。

極地中的自由空間

(圖6)如何接近極地,同時能得到足夠保護,成為丹麥建築師Dorte Mandrup設計位於格陵蘭西岸UNESCO法定保育區的Icefjord Centre的命題。整個設計順應着Sermermiut山谷的曲線,並配合離地支架設計,讓建築能融入地勢。由於地點距離北極圈約250公里,成為關注全球暖化的天氣學家及國家元首聚集之地。整個橋狀框架設計,象徵人類如何與天然連接。設計糅合半室外半室內的佈局,能貼合不同類型的活動,讓人在得到保護同時不失近距離接觸,成為極地中的自由空間。

活化後的旁證

(圖7)建築廢料成為釋放建築物的證據,是瑞典建築工作室Skälsö Arkitekter作品Bungenäs有趣之處。Bungenäs本身是一個被棄置的軍事基地,基於安全理由,軍隊在遷出時用上水泥、木條等封鎖整個基地。其後政府放售基地,被企業家Joachim Kuylenstierna買下,並成立Skälsö將基地活化,情况有點像香港的白屋。Bungenäs多年來並非對外開放之地,Joachim卻看到這個地方發展為景點的潛力,將基地活化為酒店及餐廳,展覽內包括當時的封鎖物料及活化建築時被拆下保留的建材,與活化後的現况作對比。

文:Dawn Hung(www.sedimento.co

編輯/陳玥玲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