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香奈兒遇上新浪潮 銀幕上的時尚語言

文章日期:2018年08月30日

【明報專訊】一部好的電影,能夠擴闊人的思想與視野。還記得大學修讀電影課時,最吸引眼球的是一系列的新浪潮電影。沒有墨守成規的拍攝方式,不一樣的剪接、視覺處理固然震撼,還有具層次深度的表現手法也叫人留下深刻印象。像經典的法國新浪潮電影《去年在馬倫巴》(Last Year at Marienbad),透過Gabrielle Chanel筆下的衣服,創造時尚華麗的畫面,同時強調時裝在戲中的角色,正是電影語言的重要一部分。

若然Gabrielle Chanel還在生,又假設她生活於香港的話,相信她絕不會沉迷於近期大熱的宮廷劇,她更不會把自己的面容「P圖」,轉移到王妃宮女的頭上,兼在網絡上擾擾攘攘。她當年「hang out with」的,是藝術圈的多位型人與大名字,當中包括法國新浪潮電影圈的中堅分子,如杜魯福(François Roland Truffaut)與阿倫雷奈(Alain Resnais)等導演。她的摩登思想、前衛風格與時尚品味,當然亦是吸引他們跟她建立友誼的原因,甚至在藝術創作上互相幫忙。Gabrielle Chanel的導演好友之一Alain Resnais,在籌備拍攝電影《去年在馬倫巴》時,便找她為戲中女主角塑造衣櫥,全因看中Gabrielle Chanel筆下永恆優雅的風格。

女主角服飾帶象徵意味

屬法國新浪潮「左岸派」的Alain Resnais,敘事技巧與傳統商業電影大相逕庭,在《去年在馬倫巴》中,他更採用不連續的「跳接」拍攝手法,游走過去與現在,而Gabrielle Chanel的戲服設計,正好「輔助」觀眾自行重組故事情節的時序先後。電影講述名為A的女人在一座宮殿內遇上名為X的男人,對方聲稱一年前曾與她在馬倫巴相遇,A卻堅持說兩人從來沒有見過面;而另一個名為M的男人亦在戲中出現,展開三角交錯、拉拉扯扯的局面。Gabrielle Chanel讓代號為A的女主角,在電影中穿上鮮明的黑色或白色服飾,這些黑色與白色的雪紡裙,正代表一個女人的兩種心態,加強電影的象徵意味。

來到數碼化的今日,Chanel依然在背後幫忙這個「老拍檔」,出手支持1961年上映的《去年在馬倫巴》原裝電影拷貝進行數碼修復,修正菲林上的塵埃、刮痕及因自然耗損而生的瑕疵,同時保留電影原有色彩對比及黑白影像美感。隨着第75屆威尼斯影展昨日揭幕,電影的數碼修復版本將在影展期間上映,讓大眾欣賞當中的美學。

文:Vivian Lau

統籌:John Wan

編輯:王翠麗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The Buzz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