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棨豪「呆」出國際 鼓勵港人放空減壓

文章日期:2018年03月14日

【明報專訊】試問一下,誰未試過在上課、上班時間發呆放空呢?以前一提起發呆,人人都覺得是傻裏傻氣的表現,除非你擁有藝人馬國明的樣貌,一副「天然呆」表情還可以被讚可愛。只不過今時今日,打機可以發達,發呆也可以出人頭地!九十後陳棨豪就成功「呆」出國際,去年12月於台北舉行的第五屆國際發呆比賽奪得冠軍,成為一時佳話。這個港產「發呆王」骨子裏一點也不呆!

發呆比賽 蒼蠅「突擊」成最大困難

陳棨豪跟想像中的「發呆王」有點出入。他在香港科技大學讀書,院校多年被學生戲稱為University of Stress and Tension,訪問當日只見教職員和學生步伐急促如身處中環,其爭分奪秒的氛圍,實在不能跟「發呆、放鬆」扯上任何關係。不久他匆忙的趕來咖啡店,滿面陽光氣息,時而哈哈大笑,初次見面即滔滔不絕,幾乎想從受訪者變成發問的記者,試問哪裏呆?

「發呆王」才24歲,去年12月10日,他專程到台北參加第五屆國際發呆比賽,在現場觀眾投票及心律平穩之下奪得冠軍寶座,獲港、台傳媒廣泛報道。烈日當空,他跟其餘六十多個參賽者坐在松菸的一片空地,80分鐘內受著唱歌、跳舞、笑話等「滋擾」都面不改容。想不到「發呆王」心目中最大的困難,竟然與人為的擾亂無關。他大笑:「有六七隻蒼蠅在我的面、手和腳上,但都要維持不動。很多蒼蠅飛來飛去,我也不知原因,沒理由是主辦商放的吧,應該不會的哈哈。」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一聽到「國際發呆比賽」,直覺參加者都是貪玩居多。不過陳棨豪可是準備充足。要成功晉身決賽,參賽者必須撰寫profile兼上傳一張發呆照在社交網站「呃like」,他也不例外,連拍張照片也花過心思。如何從複賽的數百個參賽者中脫穎而出?「得意一點,等人望落去會笑吧。」他把那張趣味十足的發呆照傳給記者時,顯得有點不好意思。比賽原定在去年10月舉行,豈料他才剛下飛機抵達台北,主辦單位便宣布因天雨關係取消比賽。「發呆王」未有放棄,知道比賽改期至12月後,再買了即日來回台北的機票參加比賽,一下子還拿了冠軍,讓他感到無比意外。

考大學壓力大 帶來啟發

他如此認真看待,原來心中有個使命,就是透過比賽推廣精神健康。他除了是科大「神科」風險管理及商業智能學的學生,另一個身分是美國催眠醫師考試局(ACHE)認可的註冊臨牀催眠師(香港政府沒就催眠治療師資格作規管)。至於為何是催眠,就要從中學時期說起。當年他無心向學,像一般男生愛打波和逛街,惟對心理學書籍感興趣。直到經歷末代會考,他升不上原校讀中六,從Band 1學校轉到Band 3中學讀書,感受深刻。「當時覺得好挫敗。雖然我一直都覺得自己不會因為身處的環境而改變。但社會不是這樣看,自己其實很希望可以入大學,認識更多厲害的人,學習更多。」拿着高考成績考獲樹仁大學的學位,他不甘心,的起心肝再花大半年時間自修中學文憑考試(HKDSE),在承受巨大壓力之下考進科大。這段經歷令他對精神健康帶來很大啟發。「因為自己經歷過那段時間真的覺得很痛苦,如果當時有一個工具給我調理自己的心理狀況,對我來說就有好大的價值。」

進了大學,他覺得自己之前花了太多時間。他認真道:「同年的同學足足早我兩年畢業。所以成日覺得不想再浪費時間,想找個適合自己的方向做下去。」大學二年級開始,他參加不同類型的創業比賽,用了接近一年時間還未找到理想的方向。「後來突然想起,自己喜歡心理學,最擅長的就是同人溝通。如果可以用自己的說話,改善到他人的生活,就好開心。」於是他蒐集了坊間不同的心理學課程資料,最後報讀了催眠治療師牌照課程,朝着目標進發。

催眠在很多人眼中是旁門左道,抑或被電影描述得如魔術般不可思議,他坦言工作的起步相當困難。「拍戲的那些其實都是假的。如果催眠真的如戲中所述,每一個學過催眠的人都是頭號通緝犯,極度危險。自己以前看過書,所以好奇想學習,才發現坊間有不少誤解。」他解釋,催眠的狀態介乎清醒和入睡之間,在一個自願的環境下放鬆心情和身體,更可從中了解自己。「好地地一個香港人,你好難自動放鬆。催眠協助你進入一個放鬆的狀態,從中跟自己溝通,改善不好的習慣,讓自己更專注工作。」

讀過催眠治療課程,不久他便有了創立手機應用程式Void的意念。「一對一的催眠治療很有效,同時亦都有它的壞處。它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假設你有個心理陰影,你未必願意同每一個治療師講,而治療的費用高昂,也令人卻步。」透過他的手機程式,用家可以隨時隨地使用他的精神健康服務,透過聆聽一系列錄音和玩小遊戲而紓緩壓力。去年他更憑此奪得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最佳學生發明大獎」。

練習冥想 三個時段最合適

香港人生活忙碌,秒秒鐘幾百萬上落,他卻說,發呆、放空甚至是冥想,表面上是浪費時間,實則可以令人做事精神更集中,變相更善用時間。他提議 :「我認為每日有三個時間是最適合冥想的,包括剛起牀的10分鐘,吃完午飯的20分鐘,以及睡前30分鐘。我自己做得最多是睡前的時候。」

那麼平日上課可有把握機會練習放空?聽罷問題,他沒正面回答,隨即又笑到崩潰。「若你本身在課堂不集中,就已經不集中,不會特登去想。」他有一句座右銘——「讓生活多一點留白的色彩」,並把它印在Void的宣傳卡片上。「學會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給自己身體和心靈在煩囂的生活中得到寧靜和休息。這或許是很多人也忽略的東西,所以我才不停去宣傳。」如今這個「發呆王」透過參賽積極鼓勵港人放空減壓,看來又成功向目標邁進一大步。新一屆國際發呆比賽即將在3月31日登陸香港,陳棨豪揚言不會參賽,期待新的發呆王誕生。尚未放鬆的香港人,要準備接手了嗎?

■ Profile

陳棨豪

人稱「科大發呆王」,現於香港科技大學就讀風險管理及商業智能學四年級,因去年於台北參加第五屆國際發呆比賽獲得冠軍而揚威海外。曾參與多個創業比賽,創辦手機應用程式Void,旨在改善用家的精神健康,於2017年奪得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最佳學生發明大獎」。

文:高嘉莉

圖:黃志東、受訪者提供

編輯/陳玥玲

美術/明報美術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Peopl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