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物生活誌﹕聽嚿木說舊日故事

文章日期:2018年04月15日

【明報專訊】十年前左右,香港政府推出「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由發展局主理,把政府擁有的歷史建築及法定古蹟招標活化,由當局向非營利組織提供資助撥款或象徵式租金等財政援助,讓承辦機構運用歷史建築經營社會企業,計劃暫分為五期,當中不少歷史建築已租出,例如屬第一期項目的「雷生春」,成了香港浸會大學管理的中醫藥保健中心、「北九龍裁判法院」成了薩凡納藝術設計學院、「美荷樓」變身成青年旅舍等等。可惜部分項目經活化後,各有為人詬病之處,例如薩凡納沒認真履行對公眾開放之責,美荷樓竟把該保留的公屋特色換掉了之類……總之,當抽空了原有社區關係和生活需要後,歷史建築難免淪為空殼。直到第二期活化項目——「藍屋」出現「留屋留人」的計劃,才讓悠悠歲月和鄰里生活真正重新連結。

復修老房子 維繫街坊情

自二○一○年聖雅閣福群會提出「We嘩藍屋」計劃,二○一二年正式通過撥款進行工程,到早前重新入伙,集街坊、社工、建築師和保育人士等不同角色多年來的汗水和努力,不但成功將位於灣仔石水渠街的一級歷史建築從萎靡中拯救過來,更透過由下而上的參與式規劃,在修復建築物硬件同時,保育了當區居民與他們心目中地標之連結,更透過名為「好鄰居計劃」,選出能為藍屋注入動力的新住客與原居民「共居」及交流。如此突破構想得以成功實踐,尤其在香港資本主義的單一價值觀下更形可貴,難怪去年能為香港贏來首個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發,亞太區文化遺產保育獎之中最高級別的「卓越大獎」。修物,從來不只着眼於物件,修人心、修人情才是重點,這專欄十個月來透過不同師傅傳遞的,也是同一信念。

木行不賣木 分享草根生活

房子修好了,人情保留了,剩下一堆從老建築拆下來的舊木頭,豈能斯人獨憔悴?巴麻、金骨、山樟、杉木、英木……都不是貴價木材,卻恰如其分按照木材的特性,或當橫樑、或當樓梯、或作板間等等,穩妥地伴隨着藍屋一起東拼西湊出恍如七十二家房客的生活歷史。在聖雅閣福群會任「We嘩藍屋」項目經理的蔡鈺娟(Bouie),當日在盤點這些老木材時,心中已浮現出強哥(王鴻強)、池哥(林池)、龍師傅(龍晚全)、阿Yan(草途木研社)等木工達人名字,加上後來認識的郭師傅(郭世敏),木工男子組合「木碎好少年」,「民生木行」漸見眉目。有趣是,這間位於藍屋地舖香港故事館之中的木行不賣木材,而是藉大大小小的舊料和木製用品,分享過去尋常百姓草根生活,並希望合眾人之力,運用上述木材創作出有意思之新作,延續木料在藍屋之中的使命。故Bouie交予各合作單位的唯一建議,是要盡量保留木材本身樣貌、呈現滄桑印記。

滄桑木料 變新玩意

師傅們由去年底左右陸續走在一起,沒有急着各自閉門造車,反而持開放態度一起商量,讓想法逐漸累積沉澱。強哥自小在鎅木廠長大,又有參與藍屋復修工程,負責講解木材知識和歷史,也提供地方存放部分木材。池哥體格壯健得來心思細密、靈活多計,既負責把木料「中央屠宰」(替各人把木材開成合用尺寸),及展覽整體佈局構思,當然亦參與創作﹕「首先要和木料聯絡感情,再『睇餸食飯』啦!大有大做、細有細做,今次難度不大但花時間,舊料內不少生鏽鐵釘、螺絲之類,一𠝹就火花四濺……」而斯文的郭師傅平時也慣用舊料,並擅長木製模具、木工窗花等,這次挑戰立體創作,藍屋地磚上的「十字海棠紋」成為靈感來源,把平面的窗櫺改為立體燈罩;阿Yan和龍師傅合作多年,以舊料製成拿手之板櫈﹕「初時龍仔覺得舊料大小粗幼不一有點難處理,不過他是很好的合作伙伴,只要他明白了你的想法,便會很落力幫忙。」阿Yan還提到參與「民生木行」期間,感受到師傅們並沒有因材料並不昂貴而減低珍惜之情,反之依然想辦法料盡其用。至於「木碎好少年」則負責主持工作坊,把木料變成有趣兼懷舊的小玩意,讓大眾能參與其中,親手感受木材上斑駁的歲月痕迹。

本欄簡介

萬物皆有情,擁有非必然,與其亂丟棄,何不試維修?

作者簡介

王天仁,中大藝術系畢業,以回收木卡板創作卡通動物雕塑十多年,近年多主持到校工作坊及以文字分享,最新挑戰是以臨街地舖經營複合藝文創意空間——合舍。

www.facebook.com/FormSocietyHK

受訪者簡介

「藍屋民生木行」

www.facebook.com/events/193941617880780/

文//王天仁

圖//王天仁、受訪者提供

編輯//林信君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