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記百無禁忌 藝創輕鬆談死

文章日期:2018年06月25日

【明報專訊】生老病死無可避免,但面對死亡不一定要畏懼。有長者就選擇正面迎戰,透過藝術創作,表達對生命的反思;或者及早記錄遺願,將祝福傳承下一代。當死亡不再是禁忌話題,長者就能把晚年活好,走上一趟無憾的人生旅程。

忌諱談生論死,未必是怕不吉利,更可能與過去經歷有關。像69歲的倫妙玲,曾經怕談起死亡,一聽別人提起便會走開,只因她未放下已故丈夫,「廿多年前他患上肝癌,卻沒告訴我,我從醫生口中得知時已屆末期,令我感到很突然」。

丈夫離世 沒處理哀傷

不久丈夫去世,妙玲要吃藥來控制情緒,「我一向倚賴他,又有三個子女,丈夫一離世便失去了家庭支柱」。她起初傷心得不肯外出,後來鄰居帶她參加屋邨活動,生活才逐步重回正軌,「但沒處理過哀傷的心情,只是靠工作來自我麻醉」。

直至今年,她在好友陪伴下,參加了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舉辦的「生死之交.延續篇——長者生死教育及支援計劃」。社工和藝術導師帶領長者組成小組,透過8堂藝術創作課進行生死教育。

死亡話題 長者比想像中開放

在「延續篇」前,信義會已舉行過3年「生死之交」計劃。計劃主任楊婉兒表示,當時花了幾堂鋪墊,才觸碰死亡的話題,卻發現長者比想像中開放,「延續篇便直接得多,自我介紹時已分享死前想吃的食物,輕鬆談生死」。

至於用藝術作媒介,是因為談死亡常涉及情緒,「有些對死亡的感覺難以言喻,可以用藝術來表達,簡單如抽象畫,選色都各有含意」。他們試過用環保物料,做出理想墓地;又將遺願放在樽內,製作成沙樽等,「他們有空間去思考,發掘心中真正的想法」。

話劇圓夢 與逝去親人見面

妙玲的心態逆轉,始於一堂話劇課,堂上每人要先想一個夢想,再跟組員合力用話劇演繹。她的心願是跟逝去的家翁、爸爸、丈夫見面,便盛裝上陣,組員則飾演這些人物,圍着她轉圈,「我很開心,原來憶起丈夫並不難過,自此我放下了,沒再為他突然離去而介懷,現在也不怕談死亡」。

當初極力推動妙玲參加的好友,是67歲的羅美玉,她對生死的態度本來就開放,「以前媽媽病重,在牀上捨不得幾個女兒,但我見到她痛苦,寧願她安樂地離去,自此體會死亡不是最可怕的事」。數年前輪到她患乳癌,更體會生命無常,「我經常作身體檢查,都發現不到有癌症,直至第二期才知。既然難以預料,不如早點談論」。

態度如此正面,為何還要參加計劃?美玉笑言,在步入晚年之際,正好檢視人生經歷。在其中一課,大家用顏色筆、彩色條等,勾勒出人生的路軌,同時回想人生中重要的地點,寫上小卡片並貼於路軌,美玉特別寫到長洲,「年輕時常常跟丈夫、女兒去長洲游泳,那是最快樂的時光」。

放下執著 珍惜與家人相處

發現了家庭的重要性,美玉對家人的態度也有改變,「之前我有點脾氣,丈夫煮了不合我口味的食物,我就會嫌棄,現在覺得無謂執著,寧願跟家人相處得開心,即使有天離世,下一代都會有美好回憶」;加上她與丈夫一同上堂,經常互相分享,夫妻關係親密了不少。

每課完結後,長者們都有功課,要跟家人分享課堂內容和感想。楊婉兒形容,這是搭建平台的方法,「別說長者,家人也不會在日常生活中,突然談起生死,但有了功課便可開展話題」。

不過,並非所有長者都適合生死教育,例如剛有親友離世兩三個月,或者本身情緒起伏太大的人,「每次計劃開始前,我都會跟長者面談,評估對方是否適合,以及需要哪些支援」。

■生死之交.延續篇——長者生死教育及支援計劃

對象:滿60歲長者;體弱、情緒困擾或認知障礙長者優先

查詢及報名:3124 7633

備註:本計劃由香港公益金資助

文:李樂嘉

編輯:蔡曉彤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人生下半場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