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進尺+以退為進 網戀騙局偷心有術

文章日期:2018年09月14日

【明報專訊】一旦找到生命中的Mr. Right或Ms. Right,即使對方的身世和遭遇如何不合常理,甚至素未謀面,有人也會信以為真。一名香港婦人4年間向自稱周轉困難的網上情人匯款共1.8億港元,「情人」最後失了蹤;另一香港女子深信在網上結識了「哈里王子」,也被騙數千元。警方指網上情緣騙案縱使被揭破,三成當事人仍堅信「遇到真愛」。這種「真愛」,其實經過騙子精心佈局,一步步令目標上當。

警方上月公布,今年首半年跟進了272宗涉及網上情緣的騙案,較去年同期多出近兩倍半,當事人損失金額高達1.37億港元。資料顯示,95%網上情緣騙案受害者為女性,逾半為白領或專業人士。

逾半受害者為白領、專業人士

「橋唔怕舊,總有人受」,騙徒手法層出不窮,理由亦創意十足,藉着假扮各式各樣的人物,以欺騙當事人的感情及金錢。

閱讀這類騙案的新聞報道時,市民大多覺得自己不會上當,但註冊臨牀心理學家鮑偉豪提醒,「任何人墮進這類心理陷阱,也不容易自拔。騙徒不單止懂得如何與事主建立一段穩固關係,獲取對方信任,而且在詐騙過程中,騙徒運用社會心理學及商業心理學常用的誘導技巧,令人不知不覺墮入圈套」。

假扮有危險 引起強烈情緒

網上情緣騙案的手法其實大同小異,同樣有一個重要元素,「就是引起事主的強烈情緒」。鮑偉豪表示,「不論是追求階段的甜言蜜語,或時機成熟時的『先𧨾後嚇』策略,以各種藉口假扮有危險,均令事主當局者迷,未能客觀判斷,最終被人騙心又騙金」。

■賭博心態

◆點解一次又一次相信對方?

鮑偉豪解釋:「有如賭博的near win心態,受騙人覺得快要得到對方的愛,因此一次又一次選擇相信。情况猶如玩夾公仔機,夾中了,但公仔掉在出口旁,令人花錢再繼續玩;推幣機原理相同,機內的錢幣就像快要掉下來,使人相信差一點便成功,因而吸引你再花錢玩下去,然而錢幣快要掉下來只是一個假象。騙徒令受騙人相信,受騙人是唯一可幫助自己的人,而且承諾受騙人,提供幫助之後,大家就可以見面、結婚等等,令事主不虞有詐,以為只要願意付出,便會得到對方更多的愛和信任。」

■5招防騙徒

◆查探「對象」 有圖未必有真相

為免墜進網上情緣騙局,注意以下要點:

1、假如有陌生人想認識你,不要輕易相信他提供的資料,有圖亦未必得到真相。遇到看似完美的對象,就得多做功課,查看是否真有其人。

2、在網上以圖片搜尋,確認照片會否來自網絡。

3、不要將個人資料及信息公開給陌生人。

4、不要提供財務狀况,或輕易匯款給你在網上碰到的人。

5、不要分享私密照或使用網路攝影機拍攝私密影像,否則有可能遭到勒索。

如有任何懷疑,可致電反詐騙協調中心24小時熱線18222查詢。

■依戀「白馬王子」 「求助」無法拒絕

網上情緣騙案在外國亦相當普及,稱為Online Romance Scam或Online Dating Romance Scam。去年,美國CNBC電視節目American Greed報道,愛情騙子利用美國人對軍人的信任和崇拜,在網絡上冒充軍人,結識有經濟基礎的中年女性並展開追求,受騙人最終人財兩失。

到底這些愛情騙子,何以能向素未謀面的人騙取巨款?英國心理學家Monica T. Whitty,研究網絡行為、網絡心理學及網絡愛情等多年,2013年針對研究網上情緣騙局,找來20名受騙人(部分沒有金錢損失),講述涉及的過程和細節,拆解騙徒的說服技巧和捉心理的招數。

(1)尋目標

受騙人渴望尋找理想伴侶。

(2)假背景投其所好

騙徒調查目標人物的生活習慣和喜好,盜用別人相片,假扮成專業人士、成功商人、軍人等,主動結識受騙人,再投其所好。

(3)短訊追求攻勢

騙徒聲稱在外國工作或居住,因此無法和受害者見面。騙徒主要以社交媒體平台或通訊軟件和事主聯絡,隨時隨地向事主發信息,事主亦可不斷重溫雙方的對話,強化甜言蜜語的效果。

鮑偉豪表示:「騙徒假扮成事主心目中理想伴侶的形象,對受騙人關心體貼,例如早晚發信息問好,不時噓寒問暖,表達想念,藉以拉近與事主的關係。漸漸地,騙子的關心成為了事主生活的一部分,使事主對騙徒建立了一種強烈依戀,難以抽身。騙徒亦會逐漸透露自己的『故事』,為日後的騙財藉口鋪路。」

(4)呃少少試探

騙子能否騙取金錢,就看這一階段。騙子會使用心理學上的「得寸進尺法」( foot-in-the-door technique)或製造緊急事情「試水溫」,看看事主是否願意借錢。

鮑偉豪說:「騙子向事主要求禮物,或索取小量金錢,假如受騙人答應,代表騙子已成功和受騙人建立信任關係,然後愈借愈多,得寸進尺。此外,騙子亦會製造一些緊急情况,例如訛稱遺失銀包,向受騙人借錢,由於事態緊急,受騙人未必有足夠時間判斷真假。假如受騙人不願意借錢,騙徒會繼續『追求』事主,直至事主願意借錢。」有些事主受不了騙子的逼迫,選擇退出關係。

(5)以退為進 無法拒絕

對於在危急關頭不願借錢的事主,騙徒採用「以退為進法」(door-in-the-face technique),先提出一個預計會被拒絕的要求,然後再向事主提出較容易接受的要求,讓事主答應。例如騙徒向事主借2000英鎊來買機票,事主稱負擔不起,騙徒便說借1000英鎊亦可,他可以問其他人再借1000英鎊。這類危急事件會不斷出現,要求事主提供小量金錢,直到受騙人花光積蓄或醒覺受騙。

網上情緣騙案容易令人上當,原因是事主與騙徒已建立了關係。鮑偉豪解釋:「感情導致他們難以拒絕,否則就像背叛了對方。騙徒願意花時間和事主溝通、投其所好、事事關心,任何一個人也會接受。被一個事業有成或俊俏的人看中,就像電視劇情節一樣,遇到一個一輩子也沒有想過會遇到的人,因此難以自拔。」

■香港近年網戀騙局個案

◆66歲總裁玩網戀 4年失1.8億破紀錄

66歲地產公司女總裁4年前在網上約會平台認識一名自稱身處英國的工程師,雙方交往,惟從未見面。「工程師」多次向受害人表示生意周轉困難,要求對方匯款,婦人4年間匯款200多次,直至與「戀人」失去聯絡懷疑受騙才報案,損失金額1.8億港元,為歷來「網上情緣」騙案最大金額損失的個案。

◆戀上「金融分析師」 被呃2600萬

56歲住公屋的婦人,在社交平台認識一名自稱來自澳洲石油公司的「金融分析師」,火速成為網上戀人。「金融分析師」訛稱亡父遺下約7000萬港元給他,但要先借1000美元來辦繼承手續,承諾繼承遺產後會迎娶婦人。婦人最終匯款逾380次,支付約2600萬港元。直至家人感到不對勁,才揭發事件。

◆情陷「導演」8年 失1400萬

42歲女事主於8年前網上結織一名自稱「英國導演」,雙方只透過電話及電郵聯絡來談情。兩人交往3個月後,男方多次以財困、被執法人員扣留等不同理由,要求事主匯款救助,女事主共被騙去近1400萬港元。

◆老翁愛「女軍官」 半年被騙200萬

七旬已婚老翁在網上邂逅「美國女軍官」,展開一段網上婚外情。女軍官其後以不同理由索取金錢,半年間,老翁將約200萬港元分5次存入一個外地戶口和3個本地戶口。惟轉帳後未能與女軍官聯絡,最終報案。

◆中年婦借「男友」23萬 有借無還

中年婦人於社交平台結識了一名男子,對方聲稱有禮物及現金從外地寄往香港,但遭海關扣查,向女事主借錢解決「問題」。婦人共9次匯款約23萬港元至對方指定的一個外地戶口,最後家人懷疑其受騙而報警求助。

◆與「哈里王子」談情 王子訂婚始知被騙

一名女士在網上結識了自稱是「哈里王子」的人,深信不疑,和「王子」網上談情。直至去年某天,該女士看到王子訂婚的報道,愛人卻不是自己,追問為何不與她訂婚。「哈里王子」解釋:其實都想與你結婚,如果我不與她(梅根) 結婚,你就要給我多點錢。該名女士終發現受騙,損失了數千元。

■今期專家

鮑偉豪(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牀心理學家)

文:李佩雯

編輯:梁小玲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生活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