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看建築:透視窄小樓梯舖強大生命力

文章日期:2018年09月23日

【明報專訊】後來的人都知道,土瓜灣下鄉道95號安樂工廠大廈D座樓梯底有一間「安樂士多」存在過,它不僅活在人們記憶中,還被記錄在建築圖裏。緬懷過去常陶醉,但我們珍視的社區價值如何說?建築人鍾智豪(生豪)是記錄者,「我們常常說樓梯舖狹窄,到底如何狹窄?」在圖上標明空間尺寸,一目了然。在這個新系列中,生豪會與我們一起作持續的記錄,從平面出發,以建築角度構築香港樓梯舖的立體故事。首個篇章以安樂士多為例先上一課,學用建築圖記錄空間,也是學如何述說我們不想失去的「價值」。

二○一六年九月下旬,安樂工廠大廈法團通知安樂士多的店主英叔,因收到屋宇署的清拆令,士多十月中就要搬走。生豪和朋友僅僅趕及在十月初得到英叔同意,在店內量度尺寸,開始記錄工作。正如我們的想像,他從建築課堂學習到的一般概念是,先有一塊土地,設定它的用途,康樂中心、商場,還是街市?再設計一座建築物,構思內部的空間設置,將各種功能與空間配搭好,解決用家的需求問題。但樓梯舖顛覆了這個想法。「阿伯去到一個樓梯底的空間,見到這個地方沒人用,覺得不如我來用吧。在設計而言,建築師如果解決了問題,就不會有人用樓梯底,因為空間與用途早已分配好,樓梯舖的出現意味做建築的人未必可解決所有,還是有其局限。」

量準外框 結構為先

樓梯舖打開門做生意,不是想做記錄就大晒,生豪始終恪守尊重店主的原則,量度尺寸是與時間競賽,有時他在店內多量一刻,店主就在店外多站一刻,阻人做生意實屬大忌,他說需不停衡量什麼要先量,基本遵守兩個法則:「從外到內,外框要量度準確,結構為先,然後到家俬,如樑柱、放貨物櫃子的長闊高,結構如果量錯,裏面的也會全錯。」然後是判斷什麼今次量得到,以後未必有機會再量,他試過花四五小時量士多內部,朋友為他買的飯盒都放涼了,如此着急,因為再不完成工作,下次再來,也許招牌都拆掉了。「若是先量一支超級市場也見到的黑旋風、花露水大小,店卻沒了,再也追尋不到尺寸,就沒意思。」所以某些細緻部分來不及量,他繪畫時便按照片估量大小,但他不會放過表面的細枝末節,「不然很容易錯過一些密碼。」

樓梯舖印證土瓜灣歷史

記尺寸,還要記生活。生豪提起看過一本記載了台灣上百間廟宇的書,「有在水上、車上、山洞中的,但作者側重記下廟的不同形態,卻不解釋廟的定義,我覺得這解釋有點奇怪,因為人就是要知道廟是什麼,才會理解廟的空間運用。」他曾說英叔的話猶如微型的土瓜灣歷史,樓梯舖絕非死氣沉沉的空間,收納貨物之外,還有店主的手藝,個人史與街道史互為印證才造就出樓梯底的片片獨特風景。未來會出場的另一間店,賣的是每家每戶都有的一件細小用具,卻讓生豪不得不翻書對一門技藝補補課,才更理解店內空間設計的巧妙。

樓梯舖的定義:

一)

使用樓梯底的空間:使用樓梯底打破了原有的空間觀念,因為空間的設計者(建築師)並沒有視樓梯底為可用之地,靈活運用狹窄的空間就是其精妙之處。

二)

決定樓梯舖大小的因素:建築物的類型決定了舖頭的樓底高度和空間大小,一般來說,工廈的樓梯舖會比唐樓的更大,因為工廠樓底較高和樓梯較寬,例如工廠樓梯底的安樂水電工程(安樂士多原稱)的大小為189平方呎,大過唐樓樓梯底的標記蔴雀144平方呎。

三)

以樓梯底的空間為主,伸延空間為暫時性:有時在餐廳、零食店一角見到用樓梯底作收銀處,那算不算樓梯舖?

不算,樓梯舖的主要空間在樓梯底,向外伸出來的地方是為了讓店舖空間更寬鬆和方便客人看清貨物,伸延時亦和他人有默契,不會阻礙到別人。

四)

空間同時身處及面向私人和公共空間:樓梯舖兼用私人和公共空間,所以空間界線模糊曖昧,店舖有兩面視野:一面望向居民上樓的通道,一面望向街道。

五)

空間曖昧引致身分的多元層次:店舖面向居民通道的視野使到店主不能避免要和居民接觸,會留意到有無陌生人進入大廈,賦予店主近似保安的身分,一些店主更住樓上,同時是居民、街坊。

預告﹕下集首個新紀錄,讀者可從招牌上的幾枚掛鈎解讀到一個樓梯舖密碼。

文 // 鍾智豪、曾曉玲

圖 // 鍾智豪、鄭穎臻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