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達藝術治療 釋放情感 病榻鬱結 搓到陶泥中

文章日期:2018年09月28日

【明報專訊】小小陶瓷煲,仍存亡母的指紋。蘭英及其患肝癌的媽媽,去年與藝術家黃美嫻一同製作的陶瓷,捧在掌心,暖意依然。

本港對藝術治療的討論愈來愈多,三年前香港復康會引入相關元素,一方面邀請藝術家上門探訪晚期病者,另為家屬、照顧者、社工等提供工作坊,近日更舉行展覽。畫畫「能醫百病」?身為表達藝術治療工作者的策展人謝敏如指出,藝術治療跟平時上興趣班不一樣,藝術不盡解決問題,而是發現更多問題。

「媽媽自己提出想弄個煲!其實都幾難,要有個蓋,有對耳仔。」蘭英說起去年病逝的媽媽,滿是笑意,回味一起「做勞作」的難得時光。蘭英媽媽患肝癌,行動不便,去年大部分時間卧牀。陶藝家黃美嫻拿工具及素材登門家訪,三人列坐沙發,邊搓泥,邊聊天。蘭英說媽媽向來是個勇於嘗試的人,因此開始不太困難,當天搓了約二十分鐘,精神算不俗。

見「乳鴿煲」 笑逐顏開

「搓泥要用力,蘭英媽媽指紋都留在上面。」黃美嫻說,每次探訪都會準備好箱子、海綿等,小心翼翼把藝術品帶回工作室待乾、燒陶、上色,不作修飾。家訪約一個月後,蘭英媽媽情况急劇轉差,黃美嫻便把作品帶到醫院,讓她一睹人生首件陶藝作品。雖說是煲,製成品只有掌心之大。蘭英說:「媽媽一打開,裏頭竟然有一隻乳鴿,哈,是乳鴿的照片。」原來當日聊天時蘭英媽媽提及自己酷愛吃乳鴿,黃美嫻特意弄她一道「乳鴿煲」。蘭英接指:「當時媽媽笑得好開心。」

「媽媽到晚期肚很脹很重,常感疼痛,偶爾很難控制情緒,但當她製作時投入了,雖然應該仍會痛,但心情好像就不記得那件事,至少程度輕一點。」蘭英說看着蓋子頂部小鳥形狀的裝飾,恍如一份媽媽留給她的禮物。她說作品沒有令她憂傷,而更感覺到媽媽:「其實我廚藝很差,然而我媽媽沒有什麼挑剔,煮什麼都默默吃,不合口味的她最多食少一點,我自己便心中有數。她從不會怨,常常站在別人角度想,這方面令我學到很多。」

「好好彩,個煲弄好了,她都看得到成品。Yokky(黃美嫻)那次說再來探她,然而不久後她便離世,沒此機會。雖然我很清楚她會走,知還知,有時看見相片,掛念都會流下眼淚。」蘭英說。

根據香港復康會資料顯示,衛生署錄得全港每年約有四萬人死亡,當中逾半為晚期長期病患。三年前香港復康會推出賽馬會安寧頌計劃,引入藝術治療元素。表達藝術治療(Expressive Arts Therapy)結合語言與非語言方式,透過跨藝術媒介讓人認知、表達、整理情感。謝敏如指出,病人受身體痛楚煎熬,有時甚至失去說話能力,她會準備一些圖像類的訓練,嘗試讓他們指出有共鳴之處,從而表達心中鬱結。今次展覽除上述探訪晚期病人所做的作品,另有一批家屬、社工參加不同表達藝術治療工作坊的作品。

「情緒不易靠傾偈處理」

表達兩字從來不易,她指出當人經歷嚴重的情緒困擾,身體有自衛機制壓抑起來,因此多數個案只說「無感覺」、「不開心」,難以整理。謝敏如說:「有好多情緒,不易靠傾偈便處理到。說話是用邏輯的,說得多別人可能都勸你不要哭了,不要太傷心。然而畫布不會judge(批判)你,包容你盡情把感覺放出來。」她強調,藝術不是要來解決問題,有時反而發現更多問題。表達藝術旨在釋放負面情緒,重拾力量面對現實問題。

網上哲學平台「好青年荼毒室」分享展覽與有關藝術治療的文章。作者嚴振邦以佛洛伊德切入,指心靈分為意識和潛意識兩個領域。佛洛伊德主張認識自己的潛意識,文章解釋包括透過分析睡覺時發夢等方式,發現小時候一些經歷,令人們有某些潛意識,使得日後再有某些行為等。他指出長者、病人、兒童等能用畫畫、攝影等方法表達感受,而藝術治療師可以分析他們的作品。謝敏如續指藝術治療有不同派別,包括佛洛伊德、Carl Jung為主的心理分析學派,着重藝術作品顯示的符號等。然而,謝敏如傾向Natalie Rogers(一九二八至二○一五年)提倡的人本表達治療,務求以藝術帶領參與者自行閱讀自己,相對新興:「很多時我會問他們,這一個角落是什麼意思呢?而不是我去說你這裏代表什麼什麼,你最認識你的作品吧。」

「我唔得,想不到畫什麼。」蘭英訪問時常說自己手指笨拙,沒甚天分。謝敏如指本港教育制度及藝術氛圍較單一,令人易卻步:「聽得最多是『我唔得』,因為大家會上美術課,發現原來會好低分,亦會不及格,漸漸使我們失去參與藝術的能力及動機。通常跟社工、家屬做工作坊,第一節就要放下此等想法。」

她續指藝術治療有low skills high sensitivity的金句,即是使用簡單方法,對情緒保持敏感,再表達出來,而非追求手藝。因此創作素材很重要,她盡量使用蠟筆等易於使用、筆觸鮮明的工具,而不是鉛筆或水彩,畫斷了亦不要緊。偶爾亦會挑選粉彩等易於霧化效果的素材,帶出安撫感覺。

近年興起art jamming及手作工作坊等活動,謝敏如提醒方向各異,不可混為一談:「一般art jamming跟治療性質的過程不同,不少人見不開心去學吓畫畫啦,是,那價值是在課堂你可以什麼都不想,專注地在某空間,做了件作品亦有成功感。其實那是一個暫時的shelter(庇護),而治療過程相反是揭露出來,處理內心一些可能連自己都不知的東西。」例如今次計劃謝敏如先請負責生死服務的社工、義工用蠟筆不停畫,直至心中有「呼」一下感覺,因此畫面多數混亂。

藝術治療不是追求「靚」

再者,去art jamming或做手作總想學有所成,製成品富美感。然而藝術治療不是追求「靚」,反倒放下一貫審美標準,她說:「我盡量不會有positive judgement,即是讚美作品好美,而是請對方說說有什麼意思。因為你讚它靚,即是有唔靚的時候,那他們就會不自覺地去修飾,未能看到誠實的自己。」謝敏如指出表達藝術治療的「越界」特質,她提倡嘗試不同藝術媒介,以更多立面理解心情:「如果一個音樂人或有畫畫底,我會建議用不同媒介,例如跳舞,因為那件事太熟悉,去到某一個地步自然控制要停下來。」

「有些喪親家屬會很用力地刮畫、打圈,直頭用支筆鋤下去,那不就是憤怒嗎?」謝敏如接道,不少喪親家屬個案人士收起憤怒,認為不恰當,或者自己都未必知是憤怒。尤其是家人自殺,他們會問自己為何防止不到這件事發生,另有時一些關係未處理好,家人便過身,想處理都無得處理,亦易有「嬲」的成分。因此,畫作過程可梳理某些抑壓的情緒。畫畫後通常有文字創作部分,整合心情。又感到「我唔得」?謝敏如分享一個方法,拿一張白紙開始寫,想不出寫什麼便一直畫線,不要停,直至心中跳出字眼,不一定是有意思的完整句子,慢慢可得出「禮物」。

「當他們搓泥、畫畫,要用力,其實是察覺當下的呼吸,而不是等死。」她說。悲傷有時,憤怒有時,懷念有時,快樂有時,謝敏如說展覽命名感覺有時,望各人勿磨滅心中感覺。展場內其中一件作品看起來似時鐘,鐘盤梅花間竹,一節是代表負面情緒的畫,一節是代表希望的畫。上一秒想放棄,下一秒鼓起勇氣,日子便過了。

■「感覺有時:安寧照顧藝術展」

日期:即日至10月2日

時間:下午2:00至晚上7:00(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上午11:00至晚上7:00)

地點: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0藝廊

查詢:www.facebook.com/rehabsocietypage

文:劉彤茵

編輯:蔡曉彤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