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藏與藝術:蔣勳展覽 思考中國「肉身」缺席

文章日期:2018年10月20日

【明報專訊】今年六月,蔣勳老師在上海佳士得藝術中心舉辦的大陸首次個展,在文藝界引起不少迴響,可惜因事忙錯過了。幸好,多年來代理蔣勳作品銷售和推廣的台北谷公館(Michael Ku Gallery),月前宣布為蔣勳舉辦「天地有大美」展覽(Part II)。

上星期,就在展覽開幕前,十分開心有機會與蔣勳在台北再聚,並在那個愉快的下午中,由他的展覽作品,談到他在創作中國書畫及西方油畫時的不同感受,再聊到他希望透過展覽帶出「東方美學」在當代社會的意義和未來走向等話題。

上海被抽起裸畫 台北再見天日

這次展出的,一半是蔣勳的書法和水墨繪畫作品,大部分作品都是他在按照醫生的建議每天晨運步行一萬步後,回到工作室中寫的。一如以往,內容不少都環繞他對於人生的思考(此生是蛹,來世要化作遍山的蝴蝶。此生是種子,來世要飛成漫天的花絮。)、佛經的領悟(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燄,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以至每天置身在台灣美麗山水之中的不同感受(前世與山水有緣未了,今生還要一一記認。)等。部分展品是他早於1990年代初至今創作的作品,非常難得。

更難得的是,在這次台北谷公館的展覽中,也展出了因為「敏感」原因,早前未有在上海展出的蔣勳一系列裸體油畫作品。

「我曾經訝異中國美術歷史裏『肉身』的缺席。」在今年較早前在大陸出版的著作《此生:與己身最美的相遇》中,蔣勳如是說。

試想像,一個西方觀眾若第一次走進北京或台北故宮參觀,第一個感受會是什麼?也許是問為什麼大部分畫作都是一片黑沉沉的山山水水?為什麼中國數千年來,都沒有像西方文藝復興時代米開朗基羅的傑作《大衛像》或現代藝術家馬奈的名作《草地上的午餐》等,對「人」作出深刻觀察後細緻描寫/雕刻出來的作品?

再深入一點:為什麼在故宮,幾乎找不到中國人肉身的存在?或為什麼中國人的肉身總是隱藏在巨大的山水畫之中,顯得如此渺小?這些都是蔣勳從自己身體力行的藝術創作過程中不斷思考的問題。

Bacon肖像畫 描繪心靈深處

如果以拍電影比喻:「東方的長鏡美學,仍然在山水裏說着肉身在宇宙間尋找定位的寧靜哲學。西方的鏡頭,卻常常是逼近的特寫,逼近至清楚看到臉上每一絲皺紋,暴怒時眼角的紅絲,看到肉身顫慄、怖惧、痙攣,看到肉身貪婪、狂喜、癡呆。」蔣勳曾這樣說。

看到這裏,彷彿讓我忽然明白了,為什麼英國藝術家Francis Bacon(1909-1992)離世多年後的今天,他的人物肖像畫作仍然如此受歡迎。就以下月的紐約佳士得拍賣他的名作Study of Henrietta Moraes Laughing(1969年作,估價1400至1800萬美元)為例,對比中國傳統肖像畫千篇一律的正襟安坐,Francis Bacon之人物肖像畫作最感動人心的地方,正是他所追求的並非外表的寫實,而是更深層次的嘗試,透過畫筆走進描繪對象的心靈最深處,把內裏最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心理狀態呈現於觀者面前吧。

「『美術』不是『皴法』,美不是『技術』,美使他劇痛,美使他熱淚盈眶,美使他懂得謙卑。」這句蔣勳寫於2013年個展「春分」圖錄中的話,也許值得所有藝術創作者和愛好者深思。

文:伍常(前佳士得美術學院課程主管,現為獨立藝術顧問公司Collect總監。www.facebook.com/wuchang55)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