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公里歐洲越野賽 通宵攀3000米高山

文章日期:2018年10月31日

【明報專訊】踏入11月,是毅行者舉行的月份。為了應付這100公里距離,不少參賽隊伍在6月中籤後即開始訓練,現正進入最後衝刺,捱通宵、操雙坳(約50公里),目的無非為了能夠由西貢北潭涌走到元朗大棠。要應付100公里賽事已經殊不簡單,但原來山外有山,外國有不少賽事比毅行者艱辛數倍,賽事長300公里以上;不過無論有多難,就是有人愛向虎山行。到底「虐待」自己有什麼好玩?留待狂人分解。

上月中,記者參加了意大利Tor des Géants巨人之旅,這是一個歐洲知名的超級越野賽事,其名氣在於賽事的距離長達340公里,總攀升幅度達30,000米,如果以香港的毅行者數據比較,TDG的距離差不多等於3.5個毅行者,總攀升幅度更達7倍有多,要在限時150小時內走畢全程,除了體能訓練要充足,天氣因素影響也很大。幸運地今年賽事時的天氣穩定,中途只下過一兩次大雨,即使通宵攀上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體感溫度亦只跌至攝氏幾度,未至於要在零下溫度作賽,但就換來日間要頂住攝氏34度高溫,包括記者在內,很多參賽者也經歷過接近「中暑」的狀態;又因為大部分參賽者的睡眠時間有限,不夠精神,無論日夜,沿途也出現很多「幻覺」,例如在森林中看見酒店、有參賽者不知為何會掛在樹上,記者最誇張的一次,是開始懷疑同行兩天的新加坡參賽者根本從未存在……

不過,也並非每一個參賽者都會出現幻覺,例如香港的越野跑手梁景欣(Anthony),今年以123小時完成賽事,在頭兩天高速前進、儲下充足的備用時間後,便開始輕鬆慢走,過程中不單可以每天在檢查站內冲涼更衣、花時間排隊輪候大會提供的按摩服務,更用了約30多小時睡覺休息,對狼狽不堪、每天也在趕關門時限的參賽者來說,簡直變成了豪華團的玩法。

徒步賞風光 愛大上大落

在記者心目中,會報名參加這種駭人賽事的人,排除了有自虐傾向在外,其餘的參賽者心底裏應該都是為了證明自己比別人強、耐力超人。Anthony卻不像記者那麼「膚淺」,參賽純粹為了一個簡單不過的目的,就是用雙腳看多一點自然景色。「距離並不是吸引我參加越野賽事的主因,例如有些賽事分為50公里及100公里,但如果100公里組別只是在同一條路線上走兩圈,那麼我一定會選擇50公里,沿途的景色看一次就夠了,為什麼要走那麼長的路?」所以他說即使今年參加的TDG及去年出戰法國更高難度的Petite Trotte à L éon(見另文),賽事距離都達300公里以上,他卻沒有抱着要證明自己能人所不能的心態出賽,而是因為賽道夠長,可以看到更多異地風光,「我很喜歡大上大落的高難度賽道,好像今次TDG賽事的十多個大山中,最長一次就花了約4小時才到達山頂,這種體驗在香港沒可能遇到」。

Anthony很少重複參加同一個外國賽事,畢竟已經徒步看過沿途景色,除非賽道有所改變,否則他會優先考慮其他賽事;而最重要是路線要夠特別,例如他曾於2009年參加由RacingThePlanet(編按:四大極地超級馬拉松巡迴賽主辦機構)舉辦的Namib Race,因為這賽事不會經常在南非納米比亞舉辦,沿途景色吸引,需由世界第二大峽谷的魚河大峽谷(Fish River Canyon),走250公里至納米比亞另一著名景點骷髏海岸(Skeleton Coast),「自己去旅行也未必會去到這些偏遠地方,加上下次賽事不知要再等多少年,便與朋友一起報名參加」。不過,這賽事讓Anthony嘗足苦頭,在七日賽事的第三天已弄傷了腳,結果只能慢慢走回終點。

印尼火山賽 50公里也好玩

長有長跑,短有短玩,即使只是短途賽事,只要有靚景及好玩,亦能吸引Anthony長途跋涉到外地參賽,例如他曾參加印尼龍目島的火山賽,「雖然只得50公里,但可以在Rinjani活火山上作賽,攀上3700多米的火山頂上再看着火山湖而下;可惜碰着天氣較差,下山時只是一片迷霧,但在細碎的火山石下急降,過程也令我很享受。」

說到尾能完成300公里距離的參賽者,必定經過一番訓練。原來Anthony大約20年前開始行山,起初也與普通人無異,只是為了多動動身體,以及看看香港自然景色。由於自己只懂得行大路,漸漸發現不太滿足,於是就開始搜尋行山隊的資訊,希望在行山前輩帶路下,欣賞更多秘景。「那時互聯網不像現在那麼發達,可以用電腦或手機上網搜尋行山隊的資訊,而是要買報紙睇。」他說那年代有些報紙都會定期刊登香港各行山隊的行程資訊,讀者如果有興趣,只要於指定時間在集合地點出現,就可以跟着行山。

「有次參加了健行之友舉辦的行山活動,原定路線由大埔馬屎洲起步,經洞梓上黃嶺。自問那時也有行山經驗,但健行之友的前輩行得很快,我還未離開馬屎洲已因為雙腳抽筋要脫隊。」Anthony說這些行山隊的風格是不會等人,加上專挑隱蔽小徑及中途很少休息,如果不想迷路,就要拚命跟上他們的速度。「那次我就想這個行山隊為什麼這樣恐怖?但相比起其他會在沿途花很多時間休息及拍照的行山隊,自己又的確較喜歡這種疾走急行的行山方式,所以之後又再參加。」就這樣開始了跟健行之友操山,Anthony說中途也試過因被大隊拋離而要搭的士趕往下一個休息站,重新跟大隊繼續走餘下路線,但慢慢煉成現時的速度及腳力,可以放心參加外地的越野賽。

雖然Anthony強調距離並非一切,不過問到他之後還有什麼目標,他說每年只有一個大project要完成,而在完成法國的PTL及意大利TDG兩個300公里賽事後,他已瞄準了明年於英國舉辦的Dragon's Back Race,賽道長約315公里,沿途不設路標,參賽者要拿着地圖自己搵路;翻查上年的賽事影片,賽道路况相當困難,「首天賽事的路况最難,可能第一次已無法在時限內趕到檢查站」。Anthony說越野賽就有這種好玩之處,特別是長距離賽事,不確定的因素太多,如身體狀態、傷患、路况、天氣等,每個因素也可以左右參賽者能否完成賽事,所以每次出發前只能好好操練自己,盡量提高完賽機率,走更遠的路,欣賞更美麗的自然景色。

文:周群雄

編輯/陳淑安

美術/謝偉豪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Interest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