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自己房子自己蓋 自然建築 打破起屋常規

文章日期:2018年11月25日

【明報專訊】想過自己動手蓋屬於自己的房子嗎?

先撇除「土地問題」的掃興前設,你大概會想像在筆記本上畫一個四方框框,裏面分佈客廳、睡房、浴室和廚房,愈大愈好……慢着!

還是請設計師來幫忙提供「專業意見」,下一步就是選購建材,請裝修師傅施工。

有沒有想過按自己每天的生活流程設計,運用天然素材,以人手建造一間不必方正,不必寬敞的土房子?

人人都有能力蓋房子

自然建築,顧名思義主張就地取材,運用天然物料建屋,靠人力合作施工。建築設計師梁樂鈞(Loky)投身自然建築前,在建築師樓工作四年,切身體會到建築師的角色在香港的政經環境和建築生態下沒法好好發揮,往往變成大財團的工具,「不止是美觀上的設計,連一些基本人道設計空間也完全扼殺掉」。他認為現代建築中,發展商為了賺到盡,慣常將空間切割得奇形怪狀,更會無所不用其極地建置別無用處的工作露台。「我會想,究竟應該先有一塊地,一班有財力的人擁有了它,找設計師設計完再出售,還是有一班人有需要住,提出自己的需要,找一塊合適的地,邀請建築師和一班人一同幫他起屋?這樣會不會可將資源更好地利用?」他對自然建築所提出由下而上的可能非常嚮往。「有一本自然建築界的『Bible』,書中有一個章節仔細講解如何就地取材,但放得更前的是,自然建築如何由人開始,說的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和責任為自己住的地方付出,每個人都懂得蓋房子。」

由上而下的建築,房子格局往往大同小異,按規範的標籤框限空間的用途,讓人將就配合,自然建築在很多方面突破固有建築思維,包括嘗試按照人的作息流程設計空間。「不要再想那些臥室、浴室和廚房之類的名詞。對你自己說:我要在裏面睡覺、沐浴、煮飯、吃喝。動詞會協助你記住其實你需要的不是一個箱子,反而是一處可以滋養你做任何事情的空間。」Loky所說的「天書」《用手雕塑的建築》這樣建議。

空間不必愈大愈好

都市人或會渴求把房子建得愈大愈好,自然建築卻主張「不要把房子蓋得比你確實需要的大」,建議預留僅足以容納睡眠和更衣、儲物、煮食和進餐等空間,雕塑出剛好適合活動的面積,避免野心太大無法完成。Loky笑言一個人生活所需的空間並不多,尤其自然房屋的住戶普遍是農夫,大部分時間都置身遼闊戶外,房子只用以歇息,「150呎的單位好像很小,但當你真正走進150呎的自然建築時,完全是另一種感覺,要你自己走進去親身領會」。

按自然法則 建屋急不來

他指建築小房子,另一個原因是人力所限,估計建造一間150呎的土屋需時一年。多找幾個人一起蓋,不就能更快完成嗎?城市高速發展,我們時見一幢幢高樓數月間不知不覺驀地建成,而自然建築採用天然材料,必須按照自然法則行事,心急不來。比如泥須在稍微風乾後才能疊起,每天堆疊高度不能超過一米,否則重量造成的壓力會使底下尚未完全乾透的軟泥扁塌,Loky認為自然建築之美,也在於讓人學習與大自然溝通相處,建築像是心靈療癒的過程。建築師與施工者和屋主,亦從連合作也談不上的疏離關係,變成共同進退的伙伴,甚至在技藝傳承方面,更像回歸舊日社會的師徒關係。

建材拆卸可自然分解

物盡其用是自然建築的一大理念,Loky指過程中天然素材運用的比例愈高愈理想,但有時會受現實環境限制,「比如附近有很多工業廢料,有水泥塊,有紅磚」,他認為與其將廢料丟到堆填區,更應想辦法重用。自然建築常用的自然材料包括泥、竹、木和石頭,他笑指不會有人期望在石山上建造泥屋,一定要因地制宜。自然建築更強調建材可以自然分解,即使一天建築物需被拆卸,都能「塵歸塵,土歸土」,不對環境造成影響。

「污染不發生在自己的地方,很多人便不以為然。」Loky舉例說,常用於現代建築的水泥,由石頭磨成粉末狀製成,他憶述數年前朋友參觀大陸水泥廠的經歷——在車子裏只見自己身處一片霧霾,駛出廠房一帶後,整架車都被灰塵覆蓋。「水泥用起來簡單方便,但大家有沒有想過生產水泥的地方在哪裏?很多時候都是發展中國家。有沒有想過因為要生產水泥,那裏的環境遭到怎樣的破壞?過程釋出的懸浮粒子其實很傷害人的呼吸系統。」

土建築:恆溫+調節濕度

現代建築常用的水泥,除了對環境有害,水泥透過化學作用以約二十八天凝固後,達至結構上最理想的狀態,六十年後結構能力更會開始逐年下降。相反,泥建築一般會在表面塗抹石灰,熟石灰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長期接觸產生反應,外層反而隨年月變得更為堅固,「現代建築刷的油漆或會含有甲醛,另一方面可能因環境潮濕,牆身幾年間便開始剝落,如果用石灰,那一層反而愈來愈硬淨」。自然建築取材天然,除了對環境友善,功能上它們更出乎意料比化學物料更勝一籌。以土建築為例,配合不同工法如土磚、竹編夾泥和夯土,在恆溫、調節濕度方面更見成效:

\土磚\\

見面當天,Loky專程捧來一塊厚重的土磚展示。磚頭表面粗糙,看見草根夾雜其中。記者見草根末端凸出,不禁摩挲拉扯,「不要緊,你儘管試試拔!」Loky說,土磚是將泥、沙和草放到模子裏,用壓力擠壓,取出後風乾製成,可像紅磚那樣層層疊起,磚與磚之間用泥漿代替英泥黏緊,而草在其中,發揮着鋼筋在水泥中的鞏固功效。

\竹編夾泥\\

以竹為材蓋房子,要先用竹管入榫裝嵌成框架,再將泥塗抹在結構表面。由於竹子含有水分和糖分,若不加以處理會遭蟲蛀食,「化學方法會浸藥水,自然建築的方法是烤(碳化)或浸海水」。為何不直接以竹為屋?「將泥塗抹在表面,可以給竹與空氣之間造成阻隔,令竹不會氧化。如果不抹泥,即使事前將竹碳化,可以last幾耐,要視乎周遭環境」。而泥的覆蓋,另一方面亦能大大增加房子的儲熱能力,「比起石頭和金屬,泥的儲熱能力最好,吸熱最慢散熱也最慢,冬天日間把陽光熱力儲起後,夜晚可以慢慢釋放」。除此以外,Loky引述北京穆鈞教授的生土研究,指土磚吸水能力是普通紅磚的五十倍,所以調節濕度的能力亦更強。

\夯土\\

泥土遇雨水不會溶掉嗎?Loky指土房子並不純粹將泥揑成一團了事,福建有樓高五層的土樓,建成逾三百年依然無堅不摧,「因為他們很有錢地加了糯米水,有黏力,加上發酵後酵素的效力」。他說福建土樓以夯土方式建造,夯土亦是土建築常用的工法,「跟現代建築方式有點類似,也是兩側放模板,不過不是倒石屎落去,倒的是泥、沙和糯米水,用手或機器壓實,脫板後就完成了」。他指夯土因為一體成形,結構比土磚更為堅固,福建土樓的牆身更厚達一、兩米,所以多年來屹立不倒。

策動香港製造土房子

二○一六年開始成為全職農夫的青寧,在南涌租用農田,兩年來每天花上數小時往返,為了全心投入耕作,她正透過漁護署向地政總署申請建造農用構築物,希望能夠在農地上搭建一個遮風擋雨的地方,節省車程,好好打理農作物。她為自然建築着迷,深明自己大費周章在租用的農地上建造土房子很傻,但仍然盼望能在香港建造一間土房子,邀請有志之士一同體驗,與創意平台「小市化大」一同策動「土房子•香港製造」計劃,邀請擁有豐富自然建築經驗、來自台灣野地森活土地工作室的廖春媖(Emma)和她的「弟子」Loky帶領參加者落手落腳學習自然建築,從土團製作、竹子天然防腐處理等早期建材預備,到竹管泥巴屋框架竹子紮作,以至後期的土造地板和灰泥粉飾,一步步細作。

Loky認為計劃的最終目標不止是建造土房子,更在於接觸大自然的體驗,亦期望藉此提出更多生活的可能性。「可不可以不在辦公室裏做你根本不喜歡做的工作,不去花三、四十年時間賺一筆錢,不去把這筆錢投資首期,然後住在千篇一律的單位裏?而是用三、四年時間籌集一班人,自己找材料,造自己的家?」他問,「另一個方向是,當你學懂了自然建築的技術,可不可以讓它變成工作,像一種工藝那樣認真對待?」

法例限制 普及有難度

因為法例問題,在香港引入自然建築不是易事,Loky目前的工作大多是建造如竹亭等小型部件。他指香港本有條例允許農夫在農地上建設住屋空間,但近年不再審批,「因為有機會被利用來發展農地,這也不是我們想看見的事」。他重申土房子計劃提出的是,作為一個真正務農維生的農夫,是否應享有居住在農地附近的權利,因而青寧希望建造的是一個農用構築物,而非長久居所。

另一方面,他認為如何令自然材料合法化也是普及自然建築的關鍵。他指本地認可的建築材料如水泥和金屬都有一套規範的清單和指引,指示如何調配,由工程師和建築師審批。但自然材料例如竹、泥和木頭仍未建立標準,各地調配材料的比例都不同,要建立一套完整可靠的規範需要時間以及學術界和建築工程界投入參與。

「土房子.香港製造」 查詢:minorbemajor.com/mudmudhouse

【起屋篇】

文//潘曉彤

圖 // 潘曉彤、Loky、雅筑、野地森活提供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