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房四寶:我們最欠缺的是什麼人?

文章日期:2017年02月21日

【明報專訊】一個周末下午,與哥哥、妹妹一起在家整理書架雜物,原本在房溫習的大女兒忽然走出來問大家,香港最欠缺的是什麼人。「為何這樣問?」我感到有點莫名其妙。原來,這天她在考慮將來大學選科的方向,想知道應該讀些什麼才好。弟弟搶先說﹕「醫生吧,爺爺上次入醫院急症室足足等了十個小時才見到醫生,香港最欠缺的一定是醫生。」妹妹不太同意,肯定地說﹕「不,我們最缺乏的是工人姐姐,如果我們可以多請幾位,那我便不用這麼辛苦在搬書了。」家姐笑說﹕「哈,因為有你,我們總不欠缺懶人。」一直以來,筆者都沒有為三個孩子的學業訂定什麼目標,然而,女兒的這個提問,是十分值得思考的,這也是一個跟孩子們分享價值判斷的好機會。於是,給他們說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一位靠拾荒為生的露宿者,有天他病卧在街上喘着氣,在痛苦地呻吟。剛巧有一位名醫經過,看了他一眼,卻沒有停下來,因他袋裏的都是十分名貴的特效藥,可以賣得很高的價錢。不久,又有一位醫學教授經過,他看見這位露宿者,即加快腳步離開,因他將要在一個世界級醫學大會發表醫學文章,怕這個患病的露宿者會傳染自己。又過了不久,有一位醫科學生經過,他看見那位露宿者在發抖,立即把自己的外套給他披上,用手輕輕探他的額頭,知道正在發燒,便替他電召救護車,在等候過程中,不但給他喝水、給他安慰,最後還跟救護車一起送他到醫院呢。」

聽到這裏,妹妹說﹕「嘩,露宿者太幸運了,可以遇到第三個人。」哥哥也點頭道﹕「說也是,但如果前面兩個人肯停下來醫他就更好了。」我問﹕「故事中的三個人,誰可以幫助那位露宿者呢?」家姐似乎明白我的用意,說﹕「其實那三位都是有能力幫助、甚至醫治露宿者的,可惜就只有最後的醫科生願意停下來幫助他。」

哥哥和妹妹也明白了,異口同聲地稱讚醫科生的善良。

不乏有能之士 缺善良者

是的,做什麼工作根本不重要,如何做才是重點。我們的社會一向不乏有能之士,也許最欠缺的,其實是善良的人。在我來看,善良的人就是「不以自己為中心」的人,他們願意走入人群,用愛心幫助有需要的人。這個故事,想不到給家姐帶來了一點改變。

做義工 找到自己方向

不久前,女兒開始參與「工福」的義務工作,以大姐姐的身分負責帶一些基層家庭的小朋友出外參觀、吃飯、看電影,學習與他們溝通,跟他們做朋友,與他們同行。她告訴我,透過服務,開始看見真實的社會、看見別人真實的需要,也幫助她更明白將來要走的方向。

女兒的善良,實在叫為父的感到驕傲。

作者簡介:前校長、教育博士、大學講師,愛文字,更愛孩子,堅信親子關係比學業成績重要,在理論與實戰中猛然發現,夫妻關係才是子女快樂成長的基石,育有2女1子

文﹕歐偉民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