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華德物語:日間託管的利弊(2)

文章日期:2017年02月21日

【明報專訊】大家好!華德一家祝大家雞年大吉,闔府平安!延續上篇〈日間託管的利弊〉一文,華德媽跟華德爸討論過後,決定自行找爺爺奶奶商量對策。話說他們未退休前都是教育工作者,爺爺曾是特殊學校校長,奶奶為中學教師,我也好歹當過三年全職教師,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非常有共鳴!他們經常主動問華德在日間媽媽家的事,也常常關心我的課業是否繁重等。

閒談間,我跟他們說起對「三歲前送孩子到日間託管」的憂慮。他們想了一下,話說當年華德爸其實四歲才進幼稚園,在那之前就是爺爺在家帶的(因為爺爺當年服兵役,所以比較遲才完成學業),在爺爺上學的日子時,就有一名保母來他們家幫忙照顧小孩。

減少託管 親近祖父母

他們也認同華德的確缺少了德語的環境,但由於他們退休後三不五時就去一趟長途旅行,在冬季尤甚,他們常常抱怨德國沒足夠陽光,故常常飛到土耳其、希臘、地中海等地區抓着夏天的尾巴,所以我們還是要依靠日間媽媽。不過,只要他們在德國,他們都非常樂意在日間「託管」孫兒。

想不到閒談過後就構想好一個新方案﹕減少到日間媽媽那邊,多點親近爺爺奶奶。由於我只需在星期二至四下午上課,上課時華德就到日間媽媽家,所以星期一和五我就可以帶華德到爺爺奶奶家,這樣華德既可以黏着祖父母玩耍,我又可以跟他們學習德語,一舉兩得。隔天我帶住華德再到他們家,發現他們已經買了很多兒童圖書,興奮地說着要每星期跟孫兒讀一本新的。華德一眼就看見「新玩具」,選了一本圖書並爬到爺爺的腿上看,看了幾遍後,又拿着圖書到奶奶身邊,換成奶奶跟他看圖說故事。

在聖誕及新年的兩星期假期裏,我們隔天就到他們家,到現在我們維持一星期三次到祖父母家裏,漸漸我發現華德會說更多德語詞彙了!在言語表達上更清晰,例如我們教他想要某樣東西時要說「bitte!」,就是「唔該」的意思。喜出望外的是他「臭屁小孩」的模樣減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親子時光。

託兒不等於外判育兒責任

雖然德國社會提供了日間託兒的資源,但這不代表我要把育兒的責任都外判,始終照顧與教養是兩碼子的事,仍是新手媽媽的我,尚要多學習呢!共勉之。

作者簡介:年輕媽媽,在德國經歷了懷孕、生產、坐月、育兒等種種經驗,日常最愛寫下兒子的一切,好讓將來能夠好好回味

文﹕華德媽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