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Focus.編者話﹕閱讀課堂 港童投入度全球包尾

文章日期:2018年02月27日

【明報專訊】前一陣子,幾乎日日有大新聞,未有時間跟大家分享一份滄海遺珠的報告,就是國際教育成績評估協會(IEA)剛公布的「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PIRLS)2016」,香港再度打入三甲,位列第三名。

閱讀能力評估第3

PIRLS是一項評估全球小學四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標準、閱讀行為及閱讀態度的對比研究,全球共有50個國家或地區參加。香港區的測試在2016年3至6月進行,共有139間小學參加,包括逾7000名學生和家長,以及近300名中文科教師和校長參與。

接受測試的香港學生,需要做兩篇閱讀理解,一篇為資訊類文章(說明、指引、數據和圖表等),另一篇則為文藝類文章(故事、詩歌和寓言等)。結果顯示,香港小四學生的平均分有569分,高於全球學生平均分的500分,而榜首的俄羅斯和排名第二的新加坡,則分別有581分和576分。

對於香港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績高於國際標準,的確叫人欣喜,但亦不是太意外。坦白說,身處這個注重考試評級的教育制度,小朋友從小就接受操練;加上小三時有TSA一役,作為小四生,已是身經百戰,做過無數篇閱讀理解,要在類似題型中取得高分數,也不是太難。

弔詭的是,報告同時揭示了香港學生的另一面——在「閱讀興趣」、「閱讀信心」和「對閱讀課堂的投入」三方面,低於全球學生的平均水平,其中「對閱讀課堂的投入」一項就最令人失望,只有34%學生表示自己積極投入閱讀課堂,是全球包尾!

教育局與其掩着臉自吹自擂今次的報告「再次證實香港教育朝着正確的方向邁進」時,倒不如正視問題所在。何解香港學生的閱讀興趣這麼低?為何他們對閱讀課堂如此提不起勁?是因為排山倒海的功課,扼殺了孩子的閱讀空間和雅興嗎?抑或閱讀目的僅僅為做閱讀報告,為他們帶來額外的壓力和痛苦呢?

癥結一日不解開,不管香港學生的閱讀能力有多高,但缺乏閱讀興趣,也難有大作為。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79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