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筆陣‧自在講媽:童信自己

文章日期:2018年04月03日

【明報專訊】自信心是一個概念,是了解個人的能力及判斷力、自我肯定的信念。我總是覺得很難扼要地作一個清晰的定義,特別套在小朋友身上;一般我會反問,子女有什麼行為令你覺得他們很有自信?

有些家長表示有自信的孩子會勇於發問、主動大聲與看更打招呼、與成年人對話時看着別人的雙眼、主動探索新環境、性格樂觀俱幽默感、面對挫折時比較坦然接受。我個人亦同意有自信的孩子比較有勇氣、較容易面對失敗,是那種聳聳肩、拍掉屁股上沙塵:「好吧!再試一次吧!」那種陽光孩子。

那麼繪本如何協助家長培養孩子自信樂天的氣質呢?我想,最基本是要選對教材。

有一些故事寓意就是關於如何欣賞、接納自己,它們提供了活潑、天馬行空的方案,教導孩子如何面對批評、發現個人優點,把別人眼中的缺點轉化成生命的祝福。家長需要花點心思尋找這些教材,你可以上網做些資料蒐集,仔細看看有什麼繪本關於自信心(或其他品格)。在介紹書本予子女之前,必須認真閱讀過那本繪本,了解故事深層意義。工作坊那天,我帶了《紅髮多莉》,故事關於自我形象:沒有自信的多莉接納了自己的外貌,慢慢欣賞自己獨特的氣質,最後為自己的個性感到驕傲。還有其他的故事書,例如《短耳兔》、《無毛雞》,都是環繞故事主人翁,如何由低谷反彈重拾自信,光是書名就已經很吸引孩子。

選對繪本 引導孩子思考

選對了繪本之後,家長便要練習在伴讀過程中靈活使用它們。就故事內容,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假如你是故事的主角,你會如何面對這些挑戰?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經驗?爸爸媽媽觀察到你有這些表現,如果故事主角是你的朋友,他會給予什麼建議?以上的提問,都在深化故事的感染力,把故事與現實連結起來。

活用繪本還可以刻意製造成功經驗,例如由子女主導閱讀過程,家長聆聽及欣賞他們的演繹;邀請小朋友大聲朗讀,提示他們挺起胸膛地說故事。重點是,透過伴讀這個珍貴的親子時刻,用眼神、點頭或者清晰語句,表達我們對孩子的信心。自信心需要成功經驗滋養,而父母的欣賞,就是子女最大的定心丸,在他們未相信自己的能力之前,仍然非常依賴父母的鼓勵去突破自我界限。

還有家長要以身作則,做個有自信的父母。自信心不是基因遺傳或者提供足夠食物營養,便可以培育到的心態。自信的表現與其他價值觀一樣,都是靠觀察模仿父母的言行開始的。我經常在工作坊挑戰家長:假如你們遇到問題也不敢舉手向我發問,那麼你們怎樣說服孩子,遇到困難時要勇敢向老師發問呢?

又或者要在其他家長面前,還未開始練習講故事的技巧,就已經垂頭喪氣,覺得自己的表現一定不理想;這種態度,孩子看見了,會學到自信嗎?兒童都是敏感的鬼靈精,不要輕視他們的洞察能力。所以呢,要活用繪本作品格培養,除了選擇適當的讀物,更重要的還是家長有質素的陪伴。

各位爸爸媽媽,加油啊!請相信自己能為孩子帶來幸福的童年,讓他們活出自信,互勉之!

作者簡介:前懲教主任,放棄鐵飯碗轉型全職主婦,兼職實習社工督導、繪本伴讀導師、家庭輔導員。興趣廣泛,不務正業。最大成就是生了一個「雞蛋仔」,置了一頭家

文﹕彭梓雅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84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