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話說﹕靜觀技巧傍身 壓力中照顧自己

文章日期:2018年04月10日

【明報專訊】早排香港搞咗個男女老幼都可以參加嘅比賽,全城矚目,冇錯,講緊第6屆國際發呆比賽。參加者90分鐘內唔可以瞓、玩手機、傾偈或大動作移動。當中最細參加者只得5歲,雖然佢因為同媽媽講嘢被判出局,但都堅持到一粒鐘,Mama覺得佢好叻!

講起發呆,Mama諗起近年盛行一套心理療法「靜觀」(Mindfulness),用嚟保持放鬆、紓緩壓力。但香港教育大學客席講師劉雅詩強調,靜觀同發呆有好大分別,「靜觀唔係放空,反而要有意識地保持專注,留意自己嘅身體感覺同心靈感受」。

英小學推短期訓練

佢舉例,其中一個10分鐘練習,係要專注自己呼吸,過程中思想會放慢,開始放低各種煩擾,專心覺察個人身體狀態,「初學者靜落嚟無幾耐,就會有雜念出現,例如忍唔住諗今晚食乜。與其夾硬唔諗,最好係順其自然,等雜念自行離開」。

一路聽,Mama以為大人先做得到,屋企兩個豆丁,紮紮跳又鍾意講嘢,專注一分鐘都難過登天。但劉雅詩話英國有小學推行6至12星期訓練,只要每日撥出少少時間做靜觀練習,熟能生巧,其實大人小朋友都可以嘗試。

察覺情緒 做有益自己的選擇

至於點解學校要推行呢?事關靜觀唔單止令人覺察自身狀態,暫時放鬆,仲可以應用喺日常生活,「舉個例子,當小朋友有壓力時,出現多疑、憂慮;靜觀過程中,發現自己呢種情緒,再選擇放下,接住做出對自己有益嘅選擇,例如安排休息」。對現今壓力唔細嘅香港小朋友嚟講,應該好有幫助呀!

靜觀元素助親子溝通

不過劉雅詩話,靜觀導師要接受培訓,都唔易入門。佢目前會出席唔同活動,又積極做相關研究,希望靜觀喺香港早日普及。4月21日,佢會喺教大主持以靜觀溝通為主題嘅工作坊,分享點樣喺溝通時保持專注、留意情緒變化,「呢啲都係溝通中重要元素,如果做得好,對師生、親子溝通都有好大幫助」。工作坊費用全免,歡迎教師家長參加:

日期:4月21日(周六)

時間:下午2:00至5:00

地址:香港教育大學大埔校園心理及行為科學實驗室 (D4-LP-04)

查詢:2948 8836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85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