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狂熱﹕傳承前女足媽媽基因 足球小女將 天生愛踢波

文章日期:2018年06月19日

【明報專訊】足球雖是死物,偏偏它就像一個漂亮女生——彷彿只有男士們對它有興趣。其實,足球運動並非僅是大男人和小男孩的專屬愛好,香港也有不少巾幗不讓鬚眉的足球女將。以下介紹的兩代皆是足球猛將的母女檔,見證着香港女足的歷史。

文︰顏燕雯

束馬尾、繫頭帶、穿球鞋,甫踏進球場,12歲的林裕殷(Natalie)已顯出一副專業球員的姿態面對鏡頭。不說不知,小妮子2015年已入選香港U12(12歲以下)女子足球隊,現時為公民女子足球隊成員。

Natalie一副運動員體格及身手,原來遺傳自父母。媽媽是前香港女子足球隊代表高翠鳳(Ella),爸爸則是前香港籃球隊代表林俊威,可是Natalie踏上足球之路卻比想像中遲。她第一次接觸足球是8歲那年的暑假,參加由香港賽馬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香港足球總會合辦的「賽馬會青少年足球發展計劃——暑期推廣2014」,在此之前,她甚至不知道媽媽是著名的足球女將。

媽媽怕女兒曬黑

「我就是不想她踢足球。」Ella說。這句話出於前女足代表之口,彷彿有點奇怪,可是當你以媽媽的心態去想,卻又無不妥。以為她怕女兒在球場上你追我逐太粗魯?怕她修長雙腿變成「甲組腳」?統統不是。「女孩子曬黑了便不好看。」足球訓練一般都在戶外,無論冬天、夏天,都無法逃避陽光,Ella自己經歷過,不想女兒都被曬得黑黑,故一直不想她學踢足球,家裏就連皮球玩具也沒一個。在此之前,Natalie學的是體操、籃球和田徑,就是跟足球沾不上邊。

初遇足球 一踢愛上

直至Natalie在學校體育課接觸到足球,回家跟媽媽說想試試。那時Ella剛好生完第二胎,便着朋友趁暑假帶女兒參加賽馬會青少年足球發展計劃。擁有足球細胞的Natalie一踢鍾情,完成後又參加了賽馬會地區足球(女子地域U12)培訓計劃。由於有天分,很快便被挑選入車路士足球學校女子U12精英隊,其後再入選香港U12女子足球隊。現時她每周於香港隊及公民隊接受三次訓練,今年7月更會到台灣及新加坡比賽和集訓。

每星期要接受三次訓練,幸而Natalie讀的國際學校功課不多,體力和時間尚可應付。她還說:「愈練得多我便愈喜歡。」

對比自己當年訓練,Ella稱現在女兒幸福得多。「當年女足制度並不完善,球場少,也沒有專門的足球學校訓練女子足球。放學後坐車去練習,每星期兩次,有比賽時三次,很花時間。現在?她好幸福。機會多了,訓練多了,每次她去練習,我們都會駕車接載她。」

和男生練波 最緊要「快」

Ella說,當年比賽抽到跟越南、關島對賽,會大呼「發達」,因為港隊實力比她們好;然而,她發覺近年這些國家技術已超越香港。她覺得女隊技術已不錯,然而女孩子踢足球輸蝕在體力和信心,因為別人一定會問:「女仔踢波?你得唔得㗎?」所以她更加要培養女兒的自信。「我鼓勵她多約男孩子一起訓練,跟他們鬥『快』,因為若只用女孩子的速度跟他們鬥,稍慢下來便被人偷了球。」

Natalie除了是足球女將,她亦繼承了爸爸打籃球的天分。Natalie是南華女子(青年)籃球隊成員,問她兩種運動有何不同,她直截了當說:「打籃球是在室內場,有冷氣會舒服些。」然而,熱愛運動的人又怎會貪圖冷氣,「我還是喜歡足球多一點」。原來她在足球運動中,已有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同聲同氣」令她對足球更有親切感;相反打籃球她少跟年紀相若的球員一同練習。然而,Natalie因為籃球技術了得,曾被多間學校邀請她轉校加入其校隊,Ella卻一一婉拒了,「她因為沒有功課才可應付如此頻密的訓練,如果轉讀本地學校,相信難以兼顧」。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95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