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Focus.編者話﹕網上英漢詞典的盲點

文章日期:2018年07月03日

【明報專訊】回想起學生年代,揭得最多的,除了是課本、筆記,肯定是英漢詞典。小時候,讀英文中學,常常要預習備課,英文「麻麻哋」的我,很多生字都看不懂,便唯有拿着厚疊疊的詞典,逐個字查、逐個字寫註解,想起都辛苦。

但時代不同,香港人用英漢詞典的習慣亦有所改變。牛津大學出版社在今年5月做了一個調查,訪問402名介乎15至54歲的人士,當中有70%受訪者表示在過去3個月內曾經需要查字,但每10次中,有7.57次是使用數碼網上工具,包括Google Translate,只有1.71次是翻閱紙本詞典。

網上工具看似簡單方便,但想深一層,真正「落袋」的知識很有限,怎都不及拿一本實實在在的詞典去揭一揭。牛津大學出版社(中國)詞典總編輯劉浩賢就一語中的,帶出網上詞典的盲點,「網上詞典沒錯能即時提供英文詞彙的中文解釋,但就沒有進一步給予例句、應用語法、同義詞、反義詞、搭配詞等等的資料,這些正正對學習外語、提升英語水平很重要」。

學語文不能速成的

在惠僑英文中學任教英文科的孔霄霞老師也坦言,不主張學生用網上詞典,除了因為解釋不夠詳盡之外,還因為「得來太易」,「學語文,不能速成的,要是學生瞇起雙眼,逐頁薄薄的紙去揭,從密麻麻的字海中尋找到某個詞彙,再慢慢消化它的解釋、用法,他是同時運用了多重感官去感受一個生字,記憶肯定更深。」

孔霄霞又贊成家長養成孩子從小背詞典的習慣,「重質不重量,每天5個就可以了。最初可以用遊戲的方式,玩鬥快找字遊戲,令小朋友先不抗拒查字典。之後,就教導孩子用筆記簿抄下需要認識的生字,嘗試背誦例句,只要持之以恆,反覆溫習,英語能力就會有很大的提升」。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197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