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有教:讓孩子「驚歎」地成長

文章日期:2018年10月23日

【明報專訊】「嘩,很厲害呀!」家長們還記得孩子何時說過這句話?是上次遊覽萬里長城時?到太空館看銀河系、星空和黑洞的介紹?在家看大草原的生態紀錄片?聽一首動人的樂曲?還是到鄉郊野外「親親大自然」的時候?

驚歎推動探索成長

以上情境的共通點是,當孩子感到「很厲害」時,孩子大概正因為身處或看見壯麗的環境中,產生一種「驚歎」的感覺。當感到「驚歎」時,人會愈感自己渺小,感覺與外在環境世界的浩瀚相比,自己其實「微不足道」;並察覺原來自己的知識有很多不足,以推動探索和學習,改善自己不足之處,擴闊自己的知識領域。因此,如果孩子對自己學習的內容或個人的進度感到驚歎,將有助孩子持續的學習、探索和成長。

驚歎或可促進身體健康

另一方面,「驚歎」會讓人更有動機去完成一些讓自己感到「壯大」的事情,例如更樂於助人、更樂於分享等,使別人變得更好。此外,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學者更發現,在眾多正向情緒中,唯獨「驚歎」有效降低身體內已受損細胞所產生的發炎因子,或許有助促進長期健康。因此,驚歎的感覺實在是一個「為己為人」、不可多得的正面情緒。

多見世面 方懂「驚歎」

既然「驚歎」如斯美好,家長不妨參考以下建議,使孩子更懂得「驚歎」:

1. 放下手機,與孩子走出屋外閒逛,並留意身邊一事一物,例如街道上鋪滿黃葉,原來秋天正濃,黃葉在陽光映照下卻現一片金光。

2. 除了興趣班、補習班,也帶孩子到自然郊野遊玩,微風吹起金黃落葉,孩子就在當中跑跳走動,是另一番的生氣。

3. 到太空館、科學館或藝術館參觀,看看星際的無邊、自然的浩瀚、科學的神奇,在家也可看看相關的紀錄片。

4. 日常生活中,與孩子留意和分享一些為助人、為社會、為公義的人和事。

作者簡介: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的專家執筆,參考本地及世界各地的家庭研究和臨牀經驗,笑談有效的教養方法。 www.facebook.com/eduhkfsac

文﹕張溢明(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顧問暨教育心理學家)、林俊彬(香港教育大學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聯席總監)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13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