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素養﹕「電子網絡」教材套 讓孩子分析自媒體利弊

文章日期:2018年11月06日

【明報專訊】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教師陳珮芬有份參與「電子網絡急救達人」教材套的設計,這天她便應邀來到聖博德學校作教學示範。陳珮芬講的,正是現今「小學雞」最感興趣的話題——YouTuber。

藉網紅思考網絡形象

這班小五學生,雖然只有兩人自認是YouTuber,但大家似乎對網絡紅人並不陌生,當陳珮芬播放笑波子拍攝的短片給同學們觀看時,全班立時起哄,笑聲此起彼落。

一輪熱身過後,陳珮芬請同學們使用平板電腦登入投票應用程式Mentimeter,並以Word Cloud功能,看看學生會用什麼形容詞來形容笑波子,結果「好笑」、「幽默」、「風趣」等是最多人的選擇。

不過,畫面一轉,就輪到另一名網絡紅人火雞姐出場,她「嬲爆爆」的表情、「說話高八度」的聲線,就顯然不太受學生歡迎。「那麼日後如果大家要做YouTuber,你們想用什麼形象示人?要注意什麼呢?」陳珮芬打蛇隨棍上問。同學們都異口同聲答道︰「要用正面形象」、「要留意自己的說話和行為」。

第一輯「電子網絡急救達人」教材套以小五學生為主要對象,教材套包括「網絡形象及身分」、「網絡私隱及安全性」、「網絡權利及責任」、「運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及「媒體素養」5個部分,每部分又再分作4個單元,並包含40套教學影片。

提升資訊素養免出事

陳珮芬表示,因為親身經歷自己的學生險些玩YouTube出事,因此覺得很有迫切性去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我有一個小五女學生,是YouTuber,專門介紹squishy公仔,她在YouTube上結識到另外一名男性YouTuber,有天相約放學後出來見面兼交換公仔。幸而事件及時被我揭發,於是立刻召見學生家長及請社工介入,否則不知後果會怎樣。」

她說,整個教材套除「網絡權利及責任」一課因涉及法律問題,其餘各個範疇都不用「可以」或「不可以」的向度,而是陳設一些資料,給予學生思考空間,讓他們自行分析。「舉例,教材套其中一個單元也談及現在很流行的『抖音』,我們沒有叫學生不要玩,但就希望和他們一起探討自媒體的利與弊。」

第一輯教材套正陸續分發到不同的小學,第二輯以小六生為對象的教材套亦在籌備之中,有興趣索取的校長或教師,可聯絡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查詢電話︰2495 1922。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15期]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