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遊戲﹕玩《西遊記》桌遊 各出其謀爭勝 變身孫悟空降魔學編程

文章日期:2018年12月04日

【明報專訊】教育局2016年向全港中小學發放撥款,資助學校推行STEM教育。STEM活動五花八門,例如3D打印機、魚菜共生、編程等。最近,有初創公司推出一套編程桌上遊戲,適合幼稚園至小學生與家長一同玩,學習編程的基本概念和訓練邏輯思維。

針對3至8歲小朋友研發

要幼稚園生學習編程,聽起來似不切實際。事實上,學習編程不是一蹴而就,小朋友初接觸編程,可由基本概念入手。坊間不少編程教育機構採用簡易編程軟件Scratch教學,利用電腦或iPad,以圖形化的方式教8歲以上小朋友編程,透過拖曳積木,組合指令來編程。然而,8歲以下小朋友對文字理解、電腦操作有難度,即使是圖形化方式學習編程,他們亦未必能掌握。有見及此,Unibase獨角基地創辦人李智信(Maggie)與華南師範大學基礎教育培訓與研究院未來學習空間研究中心主任廖文等團隊,研發《親子西遊記》編程桌遊,以西遊記故事作背景,鼓勵家長與子女一起玩,對象為3至8歲小朋友,玩家變身唐僧、孫悟空等降魔伏妖。

改指令排列順序 影響結果

《親子西遊記》設有2種遊戲模式,包括親子模式和多人競賽模式。遊戲共有5款指令牌,包括前進、左轉、右轉、循環和函數,卡牌的組合可創造不同的可能。玩家需要透過指令牌和神仙牌前進,消滅棋盤上阻擋去路的妖怪,跨越高山、河流,抵達終點,從中學習編程的概念,包括編程指令的功用,並明白指令排列的順序會影響結果。其中,循環和函數為編程的常見指令,遊戲內的循環牌可重複其他指令牌的指令1至4次,而函數牌則可任意定義在該局遊戲的功能,例如前行4步、重玩一次等等。Maggie補充,幼兒只需要知道怎樣利用前進、左轉、右轉牌,行到終點便足夠。她建議降低遊戲難度,使用兩個棋盤,不設功能牌,「學編程不能跳級,正如你只學了banana、apple,不可能馬上寫出一篇論文,但是否因此而不在幼稚園階段學banana和apple呢?」

學編程如學英語 趨低齡

「編程目的是要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需要一些路徑,可以是A方法,也可以是B方法,這些都需要編程思維。這套桌遊將編程概念明顯和清晰地表現出來,訓練玩家的邏輯思維,他們需要運用編程算法的技巧、空間想像力,思考哪一條路線最快到達終點。即使是抽到同一副卡牌,各個玩家都可能有不同的出牌次序和組合。」Maggie認為編程漸漸變得重要,應從小學習,「以前因為要同外國人溝通,英文變得重要,每個人都要學習英語。我媽媽的年代,大學才要學英文,現在連學前班的幼童都要學英文!看來愈是重要,便愈向低年齡發展。編程也如是,以前大學生才有機會接觸,現在中學生都玩,因為發明了圖形化編程,通過drag and drop(拖放)的方式編程,不用打複雜的編碼,讓小朋友了解編程的概念。」

訪問當日,請來媽媽Kinki和一對子女黃浚熙、黃墡茵試玩《親子西遊記》。棋盤終點上印有二維碼,內有遊戲介紹及小故事,遊戲結束後,Kinki跟子女說關於觀音娘娘的故事,「《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年紀太小未必看得懂,反而遊戲內有許多《西遊記》的小故事,我可以簡單演繹給小朋友聽,更容易入腦」。

哥哥黃浚熙今年11歲、妹妹黃墡茵7歲,經Maggie講解玩法一遍便上手,而且玩得津津有味。「Yeah!」黃浚熙首先抵達終點,勝出遊戲,高興得舉起雙手。Kinki笑說︰「哥哥知道我是對手,帶我『遊花園』,叫我行一條遠點的路。」就讀六年級的黃浚熙,對電腦和數學科較有興趣,而學校亦有教授mBot機械人編程等STEM課程,所以玩這套桌遊時,更得心應手。

◆遊戲配件(圖)

◆遊戲玩法(圖)

(1)抽取任務卡,決定遊戲目標。

(2)玩家協商擺放棋盤的數量和方式,並擺放具有阻擋功能的卡牌。

(3)選定角色(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或白龍馬)及先後次序。

(4)擲骰子,抽取對應張數的卡牌。

(5)玩家可出部分或所有卡牌,亦可選擇不行動。

(6)依據卡牌組合的指令,移動棋盤上的玩家牌,率先到達終點者獲勝。

文︰李祖怡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19期]

相關字詞﹕親子西遊記 桌遊 編程 教學有辦法 教學方法 學習競技場 輕鬆升學 每日明報-Happy Pa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