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3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唔講仲有邊個記得,醖釀20年的垃圾徵費本應去年4月1日正式實施,到期日前宣布延至8月1日,其間政府又突然宣布無限期延遲,料今年中將向立法會匯報工作進度。「垃圾徵費……好耐無人講啦喎」,香港有機資源中心(下稱中心)總監、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榮休教授黃煥忠說道。面對記者在愚人節前突如其來的一問,不知黃會否以為記者想整蠱他,但他仍堅持垃圾徵費不應推遲,「做不到的原因是我們的決心不夠大,要做好配套,再立法,你什麼都沒有就叫人去分類垃圾,這樣不行。」
【明報專訊】《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2月於香港上映,票房累計逾5231萬元。「持續席捲香港」、「見證文化活力!」媒體此般寫道。文體旅局長羅淑佩形容《哪吒2》為國家電影發展寫下輝煌新一頁,其成熟動畫製作是香港業界榜樣。香港動畫師會否認同?長年來以小規模製作,「貴精不貴多」的香港動畫,可以怎樣借鑑規模龐大的《哪吒2》?3個看過《哪吒2》的本土動畫師,未有深深觸動,但期待電影帶挈本地製作被關注,例如預計今年將上映、入選安錫國際動畫影展的《世外》,和《麥兜故事》導演袁建滔的即將面世的新作《小蟲蟲大冒險》。
【明報專訊】「Keeta,你有一張新訂單,請及時處理。」在餐廳堂食隔三差五聽到這Keeta催命符,不難想像Keeta的接單量有幾多。外賣平台戶戶送(Deliveroo)宣布其香港平台營運至4月7日,便會撤出香港,網上連日來有不少關於外賣平台打價格戰的討論,有學者認為Deliveroo離場並不稀奇。在Deliveroo撤出香港之際,Keeta另邊廂又有新搞作,宣布在香港試用無人機送外賣,稱送餐時間比外賣員在地面配送快近一倍,此舉又會否令平台經濟再起風雲?
【明報專訊】公營醫療收費改革出爐,急症室收費由180元倍增至400元(危殆和危急病人豁免),住院服務、專科門診、藥費統統加價;與此同時醫療保障加強,費用減免機制降門檻,引入無需審查的全年一萬元封頂。這是近年最大規模的醫療收費改革,難免引起社會強烈反響。政府與市民的醫療開支共付比例應如何考慮?這次改革未有提及醫療融資,在關注醫療系統可持續性之時,相關融資討論是否可以再擺上枱面?
2025-03-2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藝術三月,城中各大藝術盛事爭相綻放之際,遠在南區一角的SC Gallery卻選擇悄然展開一場以日常為題的展覽,透過兩位資深藝術家黃慧妍及王浩然的作品,嘗試詮釋「日常即神聖」。
2025-03-26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日本「男神」福山雅治與《海的開始》女星有村架純首度合演推理片《迷宮裡的魔術師》,將於9月12日在當地開畫,昨日公開電影預告片及海報。故事改編自日本推理作家東野圭吾2020年發行的同名小說,累計發行量突破78萬本,並翻譯成多國語言,讀者遍佈全球。此片亦是福山繼《神探伽俐略》系列後,再度扮演東野圭吾筆下主角。
2025-03-25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媽媽們之間的話題總是離不開小朋友,除了衣食住行的生活瑣事,還有各方面的發展,當中學術佔了大篇幅,那些我在生育前當笑話聽的超前學習網上熱話,如小朋友不再學A for apple而是A for alligator和神童熟讀恐龍種類學名等,都真實地出現在我眼前,每每我也覺得甚是震撼。
2025-03-24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中文大學一大特色就是書院制度,不論哪個學系的學生,都會被安排入讀具不同特色的書院,接受本科以外的書院通識教育。我在中大修讀醫科時加入了崇基書院,在「四年一宿」的安排下有幸在何善衡夫人宿舍度過1年精彩的生活!宿舍除了給學生一個離開父母、學習獨立生活的環境外,亦有機會與不同學系學生交流,擴闊生活圈子和眼界。我現在能和工程學院合作無間,或多或少是受到當年在宿舍和不同學系學生參與書院活動的友善氣氛所薰陶。
【明報專訊】陳先生常覺得肚脹脹,看醫生後接受電腦掃描,發現胃部有一個8厘米腫瘤,而且擴散至肝臟,經過胃鏡抽取組織,證實患上胃腸道基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 。
【明報專訊】政府鬧財赤,財政預算發表前,已不斷有消息說許多政府部門都要瘦身,官員還特別點名醫療和教育,說兩者都有節省空間,令大學和醫療界的舊同事大感困擾。到財政預算正式公布,大學撥款是減了,但醫管局的撥款不減反增。據說政府花在醫療,尤其是醫管局的支出,近年間已經以倍數增加,但始終都好像入不敷支,而且還鬧醫護荒,看專科或者做檢查的輪候時間,比以往更令病人望穿秋水。怎麼錢多了反而服務愈來愈捉襟見肘,不但市民有微言,當局也正在大傷腦筋。
2025-03-2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在現今香港,60歲早已不是高齡。根據政府統計處數據,2023年香港男女平均預期壽命分別是82.5年和87.9年。對許多人來說,60歲遠不是人生的結束,而是黃金歲月的開始。身體尚且硬朗,又有儲蓄和時間自由,正是享受生活的時期。惟對很多精神復元人士來說,年近花甲所帶來的擔憂多過期待,活着往往變成只為生存,沒有了生活。
2025-03-2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寫文章有時也是先有題而文字隨着舒展張開。讀完林康琪的周記專欄,一直想起的是「冷然說憂患」。冷然是河水,也是時間。今期她寫特朗普背後一個隱藏的科技右翼、外表一洗保守派老舊形象,甚或帶點搖滾也十分受到追捧的Curtis Yarvin,十幾年前他已在宣揚「覺醒主義」,又神預言美國每75年有一次政權轉移,繼林肯及小羅斯福後,出身矽谷的馬斯克就是新美國凱撒囉!如果天天看特朗普感到一樣的疑惑美國在往哪兒,尋迹美國科技右派可見一脈。
2025-03-19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被封「卵之只」的楊偉倫(阿卵)、王菀之(Ivana)和白只伙舞台劇初哥MIRROR成員江𤒹生(AK)與「小薯茄」蔡曉童(童童)合演5月公映的舞台劇《SUCK樂園》。白只和王菀之期待跟二人合作,笑言多了兩個「玩伴」,預告不會放過任何機會整蠱他們,提示AK和童童要先學好「求生技能」應對。
2025-03-18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被封「卵之只」的王菀之(Ivana,阿之)、白只和楊偉倫(阿卵),將於5月合體演出舞台劇《SUCK樂園》,繼續做搞笑擔當,距離舞台劇公演尚餘2個月,Ivana自爆未看劇本及未了解角色,只聽到跟白只和阿卵拍檔已被打動,一口答應演出,因這個組合是信心保證,今次亦是「卵之只」組合,繼《等死研究所》後相隔7年再合體。白只稱答應演出後,才知道劇組巧妙安排「卵之只」重聚,令他非常驚喜,一定珍惜整個過程。
2025-03-18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非常律師禹英禑》朴恩斌與《政壇旋風》薛景求合演韓劇《狂醫魔徒》明日(19日)首播,昨在首爾舉行記者會。新劇講述天才醫生鄭世玉(朴恩斌飾)和把她推向深淵的恩師崔德熙(薛景求飾)重逢後,二人之間激烈對立的故事。
2025-03-18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香港每年1至3月都是流感高峰期,加拿大亦一樣,在2月開始,不少學生因為患流感而無法上學,我家的兩個小朋友也同樣中招,女兒更因為一些流感併發症需要到兒童醫院求助,這也是我們一家人移民到加拿大之後,第一次需要使用加拿大的醫療系統。
【明報專訊】非華語幼兒要學習中文,由於缺乏家中的語文環境,相比華語幼兒會更難學好。然而,部分非華語幼兒在家說英語,英語能力是他們的優勢,也是教師重要的教學資源,理應善用。教師不妨好好把握這優勢,幫助他們學習中文。
2025-03-17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上篇文章提及,掌管我們衰老速度的關鍵,是細胞內染色體(chromosome)末端一個稱為「端粒」(telomere)的組織。隨年齡增長,端粒逐漸縮短,它消耗的速度愈快,衰老便愈急劇。當端粒消耗殆盡,它便會叫停細胞生長分裂並引發細胞死亡,所以端粒亦被視為生命或衰老的時鐘。醫學研究發現環境及人為因素較遺傳對端粒消耗的影響更大。那麼,我們可以怎樣減慢端粒的消耗速度?現今醫學又是否可以逆轉端粒的宿命,令我們變得更健康甚至達到逆齡的效果?
【明報專訊】牙周炎是成人失牙主因,可致全身健康問題。
2025-03-1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早前獲F老師贈番紅花(saffron)一瓶,久未開封,有點欠交功課的心虛。3月差不多完成課堂的講授環節,稍有空閒,是拿出淺平底鍋來煮西班牙鍋飯(paella)的時候了。西班牙鍋飯有的用海鮮,有的用肉類,一般不會混搭;我是海鮮派的,就煮一鍋西班牙海鮮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