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全球學生閱讀能力進展研究」指出,家庭閱讀活動(包括閱讀圖書、說故事、玩文字遊戲等)、家長對閱讀的態度、家庭教育資源,這3項因素大大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3至6歲的學前階段是很好的學習時機,讓兒童發展語文基礎及各項閱讀技能。學校方面,香港教育局幼稚園校本支援組近年致力推廣閱讀,從而促進幼兒全人發展。家庭方面,我們鼓勵家長建立良好的閱讀環境,多推動親子共讀。以下為一些伴讀技巧和閱讀活動,一方面能促進孩子的認知能力,例如顏色、大小、空間概念及物品關係等;另一方面可加強語言理解及表達能力,例如問句理解、句式結構及推理能力等。
2025-03-04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媽媽我要睇住iPad先食!」這句讓無數香港家長既無奈又妥協的對白,正反映出現代餵食的隱憂。我們理解雙職父母在時間壓力下的掙扎,希望用「電子奶嘴」令孩子乖乖進食,但作為言語治療師,我們明白用分心物,例如電子奶嘴換取短暫安寧的代價,可能是孩子之後未能學會與食物建立健康關係。
2025-02-25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父母迎接新生嬰兒到來,心情既緊張又興奮,無時無刻都希望得到不同的育兒資訊,幫助寶寶健康成長。最近法國皮膚護理品牌Mustela與註冊慈善機構ComboCare合作,計劃舉辦一系列支援新手父母及幼兒發展的活動,爲他們提供專業知識實踐科學育兒。
2025-01-20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年近歲晚,家家戶戶密鑼緊鼓訂枱食團年飯、開年飯。但當看見鄰座大啖色香味美的燒鵝、鮑魚、大蝦時,有吞嚥困難、缺齒等問題的家人卻只能吃糊餐,甚至因而不願外出用膳,無法與家人同桌同食,共享節日歡樂。
【明報專訊】「吞嚥困難者進食時容易鯁到、落錯格;言語治療師透過改變食物質地、軟硬度和體積,保障他們安全吞嚥,因而衍生吞嚥障礙飲食標準。」香港大學吞嚥研究所所長、言語治療師陳文琪指,以往院舍用「碎餐」、「糊餐」等稱呼照護食,但食物需剪到有多碎、攪到有多軟才合適?近年社聯、香港大學吞嚥研究所及香港中文大學食品研究中心,參照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IDDSI)制訂本地照護食標準指引,可助照護食更為普及。根據指引,分級數字愈小,食物質地就愈軟愈滑。上述種子餐廳主要提供4至6級照護食,陳文琪解釋不同等級的要求:
2025-01-1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安寧房間充滿安寧,生死兩相安,是何等難得的事!
2024-12-24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最近,Konnie姑娘深造了一個專門治療偏食問題的課程——SOS進食治療(Sequential Oral Sensory Feeding Therapy)。研究顯示,約有三分之一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食問題,這不僅影響他們的營養攝取,對成長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還可能影響到整個家庭。作為言語治療師,Konnie姑娘希望幫助這些孩子克服對食物的恐懼,並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2024-12-15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由谷德昭主持的《爆谷一周》昨晚(14日)播出一集,嘉賓有份演出電影《誤判》的MC張天賦和林家熙(Locker),以及是黃百鳴兒子黃子桓。78歲黃百鳴早前翻唱MC歌曲《記憶棉》的影片熱爆網絡,網民紛紛轉發及神剪接該片段,指他的翻唱版本非常洗腦,很有1992年電影《家有囍事》感覺。
2024-12-0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香港有逾10萬人受睡眠窒息症困擾。患者在睡覺時會經歷多達數百次呼吸暫停,血液含氧量在窒息期間下降,患者會因缺氧而醒來以回復呼吸。每次暫停呼吸持續數秒至1分鐘不等,嚴重影響睡眠質素,令他們日間缺乏精神,影響工作及身心健康之餘,更會增加猝死風險,絕對不容輕視。
2024-11-15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導演陳果繼《淪落人》後再次擔任「首部劇情片」監製,《寄了一整個春天》由新晉女導演葉鈺瀛自編自導,女團COLLAR成員邱彥筒(Marf)、新世代演員陳書昕、張毓軒、栢天男和胡蓓蔚等合演。
2024-10-18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第21屆香港亞洲電影節昨日於圓方舉行開幕禮,黃子華與許冠文主演《破.地獄》及「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寄了一整個春天》成為開幕電影。《破.地獄》獲選為夏威夷國際電影節參展電影,導演陳茂賢與女主角衛詩雅日前到當地跟觀眾見面,衛詩雅看到觀眾反應好感動。黃子華從導演口中得知該片獲外國觀眾喜歡感開心,期待香港觀眾的反應,並會邀請吳鎮宇欣賞及聽取對方的意見。COLLAR成員邱彥筒(Marf)參演處女電影《寄了一整個春天》,飾演口吃女孩稱很大挑戰。
2024-10-17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第21屆香港亞洲電影節」今晚(17日)在圓方舉行開幕禮,2部開幕電影《破•地獄》演員黃子華、衛詩雅和朱栢康,以及「首部劇情電影計劃」《寄了一整個春天》演員邱彥筒(Marf)、栢天男、陳書昕、張毓軒、胡蓓蔚聯同導演葉鈺瀛及監製陳果出席,還有今年電影節大使梁雍婷。
2024-10-15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非牟利機構「腦力多元協會」創辦人兼主席關文慧(Emily),同時是一名國際認證行為分析師,早年主力做兒童發展評估,近年則專注提供早期介入服務。跟潘啟祥校長一樣,她覺得現時社會用「SEN」這個字去形容有不同特質的學童,並不恰當。
【明報專訊】最近,Konnie姑娘在醫院接收了幾個兒童失語症(Aphasia)的轉介。這些個案在接受言語治療後,有顯著的進步,無論是家長、醫生還是我自己,都驚歎不已。然而,在這些個案的診斷過程中,我發現大眾對失語症的認識,尤其是在兒童身上,真的十分缺乏。因此,這期我決定讓大家認識什麼是失語症。
2024-10-08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大家知道語言及思維能力是相輔相成、息息相關的嗎?
2024-09-03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在學生成長支援方面,炮循亦有龐大的團隊,包括4名駐校社工、2名駐校言語治療師,也有教育心理學家和職業治療師,定期到校提供支援。駐校社工梁潔瑩表示︰「很多時,外間都會把SEN學生視作『問題』,但在炮循的角度,會看成是『需要』。因此,我們會有很多活動、輔導,去建立他們、去給他們信心,容許他們慢慢地成長。」針對中一新生,她說社工團隊亦會作家訪,並與其所屬小學的特殊教育統籌主任和駐校社工溝通,全面了解學生的狀况,作出有效的支援。
2024-08-13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作為家長,孩子生病最難捱,除了晝夜不分地照顧外,同時要面對一個棘手的問題——孩子難以或拒絕吞服藥物。這不僅令一眾爸媽頭痛,更對孩子的健康造成影響。作為專門處理兒童吞嚥的言語治療師,有時醫生亦會轉介我們處理小朋友食藥的問題,其實,透過一些簡單的方法,我們可以幫助孩子順利服藥。
2024-08-1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食物不單可果腹,還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
2024-06-1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全面的晚期照顧,目標是提升病人的健康和生活質素,例如安排動物醫生探訪,擴闊病人社交圈子;園藝治療的花草香氣刺激病人重溫以往美好的回憶;情緒和心靈安慰為病人和家屬帶來平安;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關心和被愛,享受和珍惜每一天。
2024-06-04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唔好掛住玩,快啲溫習」這句說話相信各位爸媽都不陌生,無論是在我們自己的成長階段,或是對着自己孩子的時候,都認為「玩」似乎是娛樂、浪費時間的活動,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其實「玩耍」對小朋友的學習有莫大的益處?上個月初,Konnie姑娘在大學上了美國研究「遊戲」(play)的先鋒Carol Westby有關遊戲的課堂,發現原來香港的孩子真的玩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