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通識科專題研究 不能如此下去

文章日期:2018年08月21日

【明報專訊】在教師和學生都引頸以待的暑假中,我校的通識科同工和我都未可了無牽掛地休息,因為我們還有一疊又一疊的獨立專題探究(IES)要趕在開學前批改完畢,再發還給學生作最後修訂。IES是通識科的校本評核習作,佔總成績百分之二十,學生須自選一個有興趣和有研究價值的社會議題,繼而蒐集資料,再以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來探究它,最後把過程和結果撰寫成四千多字的報告。

驟耳一聽,這份習作相當具挑戰性和學習意義,也非常脗合通識科的課程內容和精神。可是在實際操作上,IES卻成了師生避之則吉的過街老鼠。我自己身受其害,姑且陳述它的三個問題:

題目早已陳腔濫調

第一、難定題目及難以監察過程。通識是必修科,每年大約有六七萬考生要做IES。試想想,文憑試從2012年設立至今,已出現了四十多萬條探究議題,有些題目已成陳腔濫調,再做只是拾人牙慧,新意欠奉;畢竟學生生活經驗有限,題目具原創性的實屬鳳毛麟角。也有些學生眼高手低,想研究的議題根本應付不來,結果師生皆為題目搜索枯腸。再說每年有六七萬學生在做研究,對社會各界人士也是一種負擔和滋擾。有些學生甚至躲懶而沒有真正做社會調查,就算閉門杜撰,教師也難以監察。

教師負擔太大

第二、教師難以招架。正如我多次所言,一名通識科教師任教同一級的兩三班是等閒事,換言之他手上隨時有近100名學生要做IES。假若一個學生面見15分鐘,整份報告從開始至結束起碼要見三至四次,那麼他有可能要花6000分鐘(即100個小時)見學生。很多通識教師都有「睇街症」的經驗,教員室外大排長龍,為了見學生,不知耗費了多少午膳和放學的時間。有人建議以小組代替個人面見,但學生的研究題目、毛病、困難、能力個個不同,要同時跟幾個學生講解談何容易?雖說IES開宗明義要求學生「獨立」做,但任誰都知這些才十六七歲的中學生,倘若沒有教師從旁監督指引,肯定絕大部分研究都會胎死腹中。

依然一試定生死

第三、調分機制不公平。校本評核顧名思義由校內教師自行評分,但事實不然。考評局為了達至公平,擔心個別學校老師評分太鬆或太緊,最終按該校的通識科公開試成績來調整分數。假如甲校IES的平均分遠高於全港水平,但公開試的表現卻低於全港水平,最終甲校的考生便會劃一地被降低IES分數。校本評核原意要減低一試定生死的威力,讓不擅長考試的學生可以靠平日的努力爭取好成績,但到頭來還須靠公開試成績,白白扼殺了學生平日的付出,這又算是怎樣的公平?

恕我坦白,IES不能再如此下去,取消是良策。但假如當局覺得不能取締,那必須刪減目前通識科課程,讓師生有更多空間去處理IES。第二、一定要取消調分機制,如要確保IES評核公正,我建議考試局聘請一批專業評卷員,像評改公開試卷一樣統一批改它,這才確保學生的付出得到公平對待。

作者簡介:曾製作多齣音樂劇,包括《震動心弦》、《逆風》、《奮青樂與路》,其中訓練學生參與音樂劇的過程更被拍攝於本地紀錄片《爭氣》中。現為香港培正中學副校長。

文﹕何力高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204期]

相關字詞﹕獨立專題探究 通識 客座隨筆 名人KOL 何力高 每日明報-Happy Pa Ma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