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8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最近幾個月正值季節性流感高峰期,小朋友生病咳嗽的機率也增加。年紀較小的孩子多數都不會咳痰,聽到小朋友有痰液卡在喉嚨,咳不出來,令呼吸不順、寢食不安時,家長必然心疼。近期收到一些有關如何幫助幼兒排痰的查詢,在此分享一下。
【明報專訊】非華語幼兒要學習中文,由於缺乏家中的語文環境,相比華語幼兒會更難學好。然而,部分非華語幼兒在家說英語,英語能力是他們的優勢,也是教師重要的教學資源,理應善用。教師不妨好好把握這優勢,幫助他們學習中文。
2025-03-11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在英國網上群組看到有人招募義工到老人院舍,分享中國人慶祝農曆新年的傳統文化和活動。作為在英國組織中文繪本共讀活動的策劃人之一,覺得是難得的機會,讓小朋友向英國人介紹農曆新年。不僅有助移居英國的孩子傳承文化習俗,也讓當地人認識這個對華人極具意義的節慶。
【明報專訊】早前,我城接連有學童墮樓身亡,讓人心痛不已。即使我們不認識這些孩子,但作為父母,作為曾經歷童年與青春的人,我們無法不為此感到哀傷與憂心。年輕的生命,理應在探索世界的美好,但一些孩子卻選擇了最沉重的方式告別。這說明了,他們所承受的苦,已遠遠超過了對痛楚、對死亡的恐懼。這是我們這個世代的悲哀,也是我們必須直視的警號。
2025-03-04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根據香港青年協會最新發布的「青年價值觀指標2023」調查,青年對家庭的重視程度雖仍居首位,但與過去相比有所下降。這提醒我們,家庭價值觀的傳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作為家庭的支柱,爸爸們在這方面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明報專訊】「媽媽我要睇住iPad先食!」這句讓無數香港家長既無奈又妥協的對白,正反映出現代餵食的隱憂。我們理解雙職父母在時間壓力下的掙扎,希望用「電子奶嘴」令孩子乖乖進食,但作為言語治療師,我們明白用分心物,例如電子奶嘴換取短暫安寧的代價,可能是孩子之後未能學會與食物建立健康關係。
【明報專訊】現今世代的孩子,從小就成為數碼原住民,不少學生從小學階段起就習慣恆常使用智能電話和互聯網與人互動。在課堂外,互聯網連結了人與人之間的友誼,但也讓許多小學生及青少年陷入被網絡欺凌的困擾。網絡欺凌是指故意和重複地透過流言、虛假照片或信息,甚至以「起底」公開個人資料的方式,在網上傷害他人。這些行為深深刺痛靈魂,使受害者留下焦慮和長期的情感創傷。
【明報專訊】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深刻影響教育生態。這些工具不僅改變了資訊的生成與傳播方式,也對學校的教學模式、管理結構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戰與機遇。作為學校領導者,我們需要超越對技術的「好奇」與「恐懼」,真正理解其潛力與局限,並將其融入學校的發展規劃中。
2025-02-25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第二章重溫:https://link.mingpao.com/83740.htm)
2025-01-28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2024年大除夕,智樂遊戲萬象館與小朋友度過了壓軸兩節大玩時段後,終於關上了大門,為15年的室內遊戲營運畫上完美句號。腦海裏盡是細細碎碎的絲絲片段,千頭萬緒,從何說起……
【明報專訊】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當我們生氣時,感覺就像火山爆發一樣。我們可能會感到體溫上升、心跳加快、面紅耳熱,很想大叫大嚷,甚至想毁壞東西、推人打人。背後原因,是因為我們的身體突然充滿「壓力荷爾蒙」,所以出現 「戰鬥」或「逃跑」的生理反應。
【明報專訊】轉眼間又到農曆新年了,雖然荷蘭有很多華人居住,但始終是歐洲國家,除了個別華人家庭會上餐館或在家吃一頓團年飯外,慶祝活動真的寥寥無幾。想感受一下過年氣氛,就只有在農曆年期間的周六下午,走到大城市的唐人街上才感受得到。
【明報專訊】新年是家庭團聚、歡慶的時刻。在這個特別的時節,我們忙碌的事情可真不少:貼春聯、購年花、辦年貨……然而,無論多忙,我們總能抽出時間,與孩子在繪本裏共同閱讀新年的故事,感受新年的氣氛。《妮妮的紅長褲》便講述了一個小女孩在新年期間購買新衣的小故事。
【明報專訊】「家和萬事興」這傳統格言,蘊藏着大智慧。家庭團結、家人和睦,關鍵要素正是家庭內的凝聚力,當中涉及家人的時間、氣氛、責任、照顧和關心等元素。「愛之語」源於Gary Chapman所著的《愛的五種語言》一書,提倡有5種表達愛及體驗愛的方式。筆者分享可應用於日常家庭生活中的不同「愛之語」,讓愛語成為家庭團結的紐帶。
【明報專訊】我家附近有個偌大的公園,大如三四個標準的足球場。還記得第一次踏足這公園時,已被眼前一大片任人奔馳的無垠草地,顛覆了我對「公園」的定義!我和女兒就如劉姥姥進大觀園般,對園內設施嘖嘖稱奇,滑板U形台、空中飛索(圖)、依山丘地形而建的平衡木、吊橋、鐵皮滑梯和攀架等,這些在香港往往只能在收費的歷奇公園才能體驗的玩意,這裏是免費放題任玩。這個被我們視為「神級」的兒童樂園,最近鎮上居民卻準備着手,要搞搞新意思……
2024-12-24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上集回顧:https://link.mingpao.com/83447.htm)
【明報專訊】這一年,有體育科老師提出帶學生參加長跑,聽畢我十分興奮,但回覆說不大肯定學生能否應付,他們表示會先為學生評估再安排。我相信對於學生來說,確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我沒有跑步習慣,但為了支持學生及同事,都不時催眠自己——「我是跑手」,然後也開始做多點運動。
【明報專訊】「我好憎你呀!」父母其中一件最心痛的事,莫過於子女討厭自己。有家長在輔導室表示,子女到了青少年時期對自己的態度突然改變,愈來愈多負面情緒,對父母不瞅不睬及經常發脾氣。家長感到以往溝通的方式已失效,想關心也無從入手,彼此之間不知何故築起了無形的隔膜。
【明報專訊】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上月與世長辭,寫詩以外,他的另一個身分是繪本作家。在他筆下的繪本,不一定圖像最美,但內容一定是如詩般意味深長。上大學時,國際關係課的教授曾這樣說:「要測試自己是否真的理解各式各樣的-ism(XX主義),例如:現實主義(realism)、自由主義(liberalism)等,最直接的方法是,試一下自己能否在5句說話內,把核心內容演繹一次,那你就知道了。」背後的意思,就是當你能把一個問題或概念清楚明白地解釋給孩子聽,那就代表我們對該課題有深入淺出的了解。
【明報專訊】問◢小朋友現在1歲,較難坐定定,家中只有中文語境。升小想報直資/私立或沙田名津,現在要報讀2025/26年PN(學前班),請問哪間較為推薦?培僑國際幼稚園暨幼兒園(英普)、心怡天地幼稚園(英普)、啟思幼稚園(帝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