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5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北角新光戲院前晚舉行告別「熄燈」儀式正式結業,薛家燕、米雪、江美儀、范振峰與太太李思欣到場見證,儀式於零時十五分舉行,由李居明、龍貫天、黎筱娉及薛家燕在台上拉下電掣,門外招牌及大堂燈光隨即熄滅,新光戲院亦正式完成歷史使命。
2025-03-04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北角新光戲院昨晚(3日)正式結業,並舉行告別「熄燈」儀式,薛家燕、米雪、江美儀、范振峰及太太李思欣到場見證,儀式於零時15分舉行,由李居明、龍貫天、黎筱娉及家燕姐於台上拉下手掣,門外招牌及大堂燈光隨即熄滅,新光戲院亦正式完成歷史使命。
2025-02-10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由周嘉洛、陳瀅、朱敏瀚、JW王灝兒、車婉婉、曹永廉、麥美恩、黃子恆、韋家雄、何泳芍等合演劇集《痞子無間道》,今晚(10日)起,逢周一至五晚八點半翡翠台播映。
2025-01-0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翁子光編導的《爸爸》(合導的還有區焯文),根據2010年荃灣享和街發生的倫常慘案改編。事件中,一名15歲少年於沒有徵兆下,某夜在家親手殺害母親與胞妹,後來被診斷出有精神病。現實,總比小說曲折、可怕、無法想像。翁子光秉承《踏血尋梅》與監製的《正義迴廊》,從聳人聽聞的倫常案件出發,再一次鑽探人性最不可解、幽暗的深處。
2024-11-03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蔡卓妍(阿Sa)、陳曉華、李麗珍女兒許倚榕、郭珮文、關智斌等今天出席馬場活動。擔任活動大使的阿Sa以Pink lady打扮現身,笑言上次來馬場贏了少少錢,希望今天可再接再厲,於是根據父親的提議下注,結果全軍覆沒。談到她與張繼聰合演的賀歲片《賭鑊金》早前鬧出借場羅生門風波,被指硬闖徐天佑太太的店舖拍攝,電影公司隨後否認並說出另一版本,阿Sa愕然︰「見到咁嘅事時有少少『吓』,乜咁樣呀?當日我在場參與拍攝,完全感覺唔到有不愉快事,店員亦冇異樣,我都好開心,仲買咗兩隻印有容祖兒歌詞嘅碟送畀佢。當日場戲講我去支持小店,幫襯後推門出去。拍攝當日,我仲見到天佑,大家有講有笑,唔明白點解會搞出不快同誤會。聽聞劇組會刪走嗰幕戲,我唔擔心事件會影響電影口碑。」
2024-10-25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林保怡、謝君豪、魏浚笙、何啟華(Dee)、王丹妮等,昨晚出席(24日)電影《焚城》首映禮。保怡在戲中飾演消防處長,入行前曾當過消防員的他,笑言多年後終於升職,早前跟消防員朋友食飯時,特別給他看其角色劇照。演消防員的何啟華和魏浚笙最難忘穿上「黃金戰衣」入火場拍攝︰「那件戰衣重達30至40磅,穿上它拍攝時不停流汗,如走了入水舞間,去水程度比飲齋啡厲害。」Dee說︰「我拍攝前要減肥,開工後毋須再減。」魏浚笙表示︰「拍攝時太熱,我幾乎中暑,臉紅得似燒豬,要狂飲水降溫。」
2024-08-17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34歲YouTuber譚杏藍(小花)昨日報喜,跟男友Ronald與幾個朋友到日本玩,在花火大會上男友向她求婚。小花在社交平台分享浪漫時刻,在漫天煙花下Ronald跪地向她送上巨型鑽戒,小花一臉驚喜,她寫道:「Thank you & YES,餘生還請繼續多多指教。」宣布答應求婚。
2024-08-02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相隔100年,奧運聖火重返巴黎,上周開幕式在巴黎市多處舉行。各地代表隊登上行駛在塞納河的船,向全世界觀看直播的觀眾搖旗揮手;另邊廂直播穿插擺滿文化符號的表演——而非純感觀的娛樂表演,但符號需要解讀、詮釋,有時引伸至創作者始料不及的結果——其中一幕有變裝皇后(drag queen)出演,因被指戲仿基督宗教畫作《最後的晚餐》,惹來褻瀆宗教之嫌,奧運官方YouTube則不見發布開幕式片段。褻瀆與否涉及主觀感受,難以一概而論,但退後一步問:為什麼這幕表演會觸動神經?
2024-07-0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青春、陽光和熱血是我對正生書院的印象。報館坐堂傳來15年前的舊照片中,50多個男子漢赤身圍着飯桌禱告、烈日當空下提起鐵鏟翻泥修路、隨意坐在石壆上吃着粗茶淡飯,在大嶼山的山邊過着親密和寧靜的生活,乍看與一般的年輕人無異。然而,正生書院近日捲入調款風波,董事會宣布學校將於7月7日停運,打破了校舍的平靜。
2024-05-1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粵劇又名廣東大戲,早自明朝開始出現,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來自民間由下而上的藝術形式,如何與時並進吸納年輕新觀眾,一直是各類傳統經典藝術工作者努力求索的方向。近日於地鐵廣告燈箱見到改編法國劇作《大鼻子情聖》的宣傳,是大老倌羅家英和汪明荃的最新作,劇目更安排在首屆中華文化節上演,不啻是合適的時機察看香港粵劇發展在推陳出新及承傳上,正在做着什麼樣的努力,成果又如何。
【明報專訊】最近在工作場合碰上不相熟的舊同事。她突然之間撲出來向我問候。「最近好嗎?」我一問,她即時說自己最近好多了,說「我會在今個周末在E報公開我的故事!」什麼故事?星期日收到同事的短訊後,我才明白原來這是她的#MeToo故事。
2024-04-19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在香港,繼石漢瑞、陳幼堅等上世紀縱橫平面設計界的明星人物,這領域業者愈來愈少見於公眾視野。杜翰煬撰著《The Next Stage 2——香港新生代平面設計師訪談》本想彌補此缺口,上月甫出版卻被筆名「中央聖學子」(下稱學子)的移英設計師指其書名及宣傳語偏差、同名前著引述失實等,兩人除在社交平台隔空對質(下方模糊藍色字擷自兩人在facebook發言),杜更在《號外》訪問中開名批評。連串事件看似圈內八卦,但其實引向更重要的思考:不論線上還是線下,這城有足夠的人與人交流空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