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每年3月遍地藝術,走入商場、藝術館、藝博會,隨時可觀展、賞藝術品。但對一班視障人士和聾人,他們怎樣認識面前的展品?如何投入全城熾熱的藝術氛圍?近年大型藝文機構愈來愈重視藝術共融,從提供觸感圖、口述影像、手語傳譯服務等輔助工具與服務,到進一步引入自主遊覽的方式,讓視障人士和聾人更自由地欣賞藝術,一步步拉近他們與藝術的距離,把藝術帶來的觸動與樂趣,化作不同形態,灑落在更多人心中。
2025-03-13 BEAUTY & STYLE > BEAUTY
【明報專訊】在1960年代的巴黎聖日爾曼街區,音樂、藝術與生活的交融,孕育出無數靈感火花。其中Orphéon爵士酒吧,不僅是藝術家、爵士樂手的夜生活社交據點,亦是Diptyque 3名創辦人Christiane Gautrot、Desmond Knox-Leet和Yves Coueslant的靈感源泉之地。如今品牌以全新推出的Orphéon(爵夢)限定版淡香精系列,將這段逝去的時光化作嗅覺的記憶,帶大家重返1960年代的夜巴黎。
【明報專訊】視障人士的世界,沒有色彩也沒有光線,L'Occitane自1997年起開始在大部分產品包裝上加入點字設計(圖A左),方便視障人士辨識產品。品牌每年亦推出慈善限定版乳木果潤手霜(圖B,$90/30ml),當中蘊含20%乳木果油,聲稱能深層滋潤並保護雙手,同時散發淡雅紓緩的香氣;更重要的是,其銷售利潤100%捐贈予L'Occitane基金會,支持全球慈善項目,包括幫助人們治療及預防可引致失明的眼疾。
2025-03-04 CULTURE & LEISURE > DINING
【明報專訊】踏遍全球16個城市的摸黑餐廳「Dans Le Noir?」(在黑暗中),2004年由Edouard de Broglie於巴黎創立,為客人帶來獨特的摸黑用餐體驗,期望參加者以心和味覺領會食物「味」力,至今已有逾300萬人次參與。香港數碼港艾美酒店與「Dans Le Noir?」合作,引入「黑暗感官盛宴」,逢周四至六晚上舉行,菜式暫定每隔3個月更換一次。港版的「Dans Le Noir?」盡量跟足創辦人的規則,例如聘用視障人士為職員,客人進入餐廳前須將手機存放於儲物櫃、不能拍攝食物等,保證原汁原味。
2025-01-2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看展「眼看手勿動」是好多年來、好多美術館的金科玉律。就算近年美術館開始少用玻璃箱罩着作品,做法較親民,保安員也會緊張兮兮,提示地上紅線「不准跨過」。對視障人士來說,「觀賞」藝術品可以是近在眼前,卻如在天邊的遠。
2024-12-1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為期3年的西貢海藝術節就像漣漪一樣,以西貢市為起點,由首屆的鹽田梓、橋嘴洲,慢慢擴展至去年的滘西洲與糧船灣;來到最後一屆,串連起4個地方,拼湊出西貢海「島民」文化的模樣,將社區情誼寄託在泛起的水波,擴散至更遠。今屆藝術節有10件新作,分佈在4地,並首次邀得海外藝術團隊參與,亦有村民後代投入創作、增設無障礙藝術裝置,讓藝術打破邊界,連繫不同人。
2024-11-1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 「人是生活於一個時代裏的,可是這時代卻在影子似地沉沒下去,人覺得自己是被拋棄了。為要證實自己的存在,抓住一點真實的,最基本的東西」……張愛玲在〈自己的文章〉一文中如此寫道。聽多了「說好××故事」、「使××再次強大」的宏大敘事,在周末閒下來的時間,可試試回到個人去聆聽那在內心反響着的、細碎糾結不成形的回音。
2024-10-2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劇情轉折若夠驚喜,才容易令觀眾留下印象。今期小不點主角學傷健共融,記者、社工與乒乓球小教練故意賣個關子,隱藏教練另一個身分。揭盅之際,小不點大感驚訝,有人則許下一個學習願望。
2024-10-26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前港姐冠軍謝寧日前與社企的曲奇品牌創辦人黃明慧(花花)及前無綫公關部負責人曾醒明,到新城廣播接受薛家燕、范振鋒及思敏主持的《開心大派對》訪問,宣傳下月2日在荃灣舉行的《「點連多元•世界紀錄」暨慈商社市集》慈善活動,屆時會有逾400人製作巨形「點字曲奇」,齊創世界紀錄。
2024-09-02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玩速度滾軸溜冰逾20年的袁嘉曦,亦是滾軸溜冰學校創辦人,接觸過無數學生,當中包括智障及視障人士。他認為,只要有心學習,誰都能學會滾軸溜冰。新手不用心急,一般約30至45分鐘,可毋須別人扶持下慢慢向前踏步;想在賽道滑行自如,則需要學習半年左右。綜合袁嘉曦及物理治療師吳俊霆的意見,以下人士玩滾軸溜冰有一定優勢。
2024-08-25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大地上盡是路障/跌跌碰快要跌倒/直路上漠視遇上/冷笑冷語太高傲」。看不見但手可觸及的前方,對盲人來說是陌生又接近的距離,唱作者謝斯敏(Jessica)和填詞人羅紫勳在第一屆心光音樂創作比賽的優勝歌曲《以巔峰做證》,道出盲人需要「結伴瞳行」的心聲。
2024-07-21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無綫歌唱選秀節目《中年好聲音3》昨日於將軍澳電視城進行海選,今年香港區報名人數接近4200人,尚未計馬來西亞及大灣區人數,據知最年長參賽者為82歲。大會昨日先安排280人參加首輪海選面試,大部分為素人,視障人士朱麗萍與丈夫蕭家賜一同參賽,無綫總經理曾志偉(節目內容營運)被她的歌聲感動落淚。另一參賽者區瑞明是資深歌手區瑞強的胞弟,首次報名參賽。
2024-07-20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無綫《中年好聲音3》今天(20日)在電視城進行首輪海選面試,評審包括肥媽、伍仲衡、張佳添、周國豐及海兒,總經理曾志偉亦有現身。據知,香港區的報名參賽者有4200人,最大年紀82歲。今天參與首輪海選面試的有280人,包括區瑞強胞弟區瑞明、視障人士朱麗萍。朱麗萍與丈夫蕭家賜一同參賽,她選唱美國女歌手Alicia Keys的歌曲《If I Ain't Got You》時,曾志偉感動落淚。朱麗萍知道曾志偉落淚後也忍不住落淚,表示過去兩年沒勇氣報名,今次對自己說「再不參加,人生就白過」。她說︰「如果能入圍,很多視障朋友也說好會支持我。」
2024-05-29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林嘉欣上月以奧比斯光明大使身分到蒙古慈善探訪,走訪當地蒙古包、兒童醫院甚至偏遠學校。初到蒙古,嘉欣指旅程刷新了她對蒙古的認知,雖然當地風光明媚,但今次到訪才知道猛烈的陽光、冬天的大雪令當地人民的眼睛蒙上更高的眼疾風險,不少孩子亦因此患上先天性眼疾,失去學習機會,加上遊牧民族的文化,令他們更難獲得醫治。
2024-05-28 FAMILY > PARENT-CHILD
【明報專訊】最近認識了一個教授冲調咖啡的機構,教學員如何冲調虹吸式咖啡。我是咖啡愛好者,當然覺得絕對吸引,於是聯絡了機構的創辦人,希望多了解機構的工作,怎知一談就格外投契,更被創辦人的一股熱情融化。她致力為殘疾人士謀出路,希望為他們提供工作機會,找回生活目標。
2024-05-17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閉眼一摸便可辨別鈔票面值,和非視障人士所用無異的直立皮革短夾「In:visible Wallet」,是梁雯蕙9年前撞進公眾視野的原因。當年的她,初創共融設計(inclusive design)品牌「mosi mosi 無事無事研究所」,眾籌做銀包,飛快引來大大小小媒體報道。眼下的她,咧齒笑容依舊,初心不變,但作為設計業者的視野明顯不同了,「以前只需向自己交代,現在真的揹起一間公司,承擔很多東西,要發薪水、交租金,有點心急,會想找到一個實現更多目標的營運模式」。不靠同情,讓身心障礙者自足生活而不被市場除汰,是她努力構築的未來。
2024-04-17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靚聲王」張偉文的徒弟兼經理人方俊前晚假北角新光戲院舉行處男騷《方俊燃亮愛演唱會》,身為師父的張偉文坐輪椅上台力撐,他精神不錯,見觀眾熱烈歡呼,以及聽到方俊獻唱其首本名曲《離別的叮嚀》,情緒激動,又喊又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