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韓國視帝李帝勳主演的韓劇《協商的技術》,連續3周收視上漲,第6集還創下最高收視紀錄8%!除了紮實劇情和演員穩定發揮外,《協商》準備的每周彩蛋亦具誠意!劇集有5個驚喜位,觀眾可到「黃Viu」重溫,並準備迎來大結局。
2025-04-03 BEAUTY & STYLE > FASHION
【明報專訊】2025年時尚界有多個品牌和設計師大執位,如Sarah Burton於今個秋冬時裝周發表接手Givenchy後的首個系列;Haider Ackermann成為Tom Ford創意總監並重返巴黎時裝周;Donatella Versace結束近30年設計師生涯轉任為Versace的首席品牌大使;還有Demna和Jonathan Anderson分別離開工作約10年的品牌後重新發展,讓時尚愛好者甚為期待。不過要數最值得恭賀的,必然是Silvia Venturini Fendi,在Kim Jones離開Fendi後她兼顧家族品牌的女裝設計,並在品牌的百年華誕盛大發布。
2025-03-30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唔講仲有邊個記得,醖釀20年的垃圾徵費本應去年4月1日正式實施,到期日前宣布延至8月1日,其間政府又突然宣布無限期延遲,料今年中將向立法會匯報工作進度。「垃圾徵費……好耐無人講啦喎」,香港有機資源中心(下稱中心)總監、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榮休教授黃煥忠說道。面對記者在愚人節前突如其來的一問,不知黃會否以為記者想整蠱他,但他仍堅持垃圾徵費不應推遲,「做不到的原因是我們的決心不夠大,要做好配套,再立法,你什麼都沒有就叫人去分類垃圾,這樣不行。」
2025-03-2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3月尾,繞不開的除了逐漸回暖的天氣,還有城中藝術熱潮。Art Basel香港展會又到,灣仔會展中心變身「藝術品大賣場」,左邊是荒木經惟的寶麗來攝影,右邊是Louise Bourgeois的雕塑作品,本地藝術家楊東龍新作藏身展館一角,周俊輝的畫作亦觸動着記憶某處。世界藝術品雲集、各地畫廊匯聚,藝術家與策展人親自解說——這個周末,在Art Basel散步才是正經事?
【明報專訊】當大小畫廊爭相吸引遊人目光,一名外星人悄悄於場邊着陸,揚言要做星空海盜,象徵展廳周遭還有一些「不那麼商業」的異質力量。記者隨外星人漫遊展場,探看Art Basel不一樣的一面。
【明報專訊】記得3月頭時出過一個「確切感受到在東京生活的事」的Ig story:日本米價已經連續7周狂升,差不多4000円一包5公斤米(截稿時已升到平均4000多円);用現時匯率5.2算,也要港幣200元;在日本生活用10算概念,即是差不多港幣400元。日本政府於3月中釋放儲備米緩和米價,我和阿妹每日密切監察,一降價就要衝落街同師奶搶米。我不是經濟分析師,甚至數學不是特別好,但我還是很想以在東京生活了兩年半的真實體驗,粗略說明一下現况。
2025-03-26 HOT PICK
位於沙田的HomeSquare將於3月30日至5月5日舉行「萌寵潑水節」,活動包括「萌寵水花大作戰」、「寵物身分證」DIY體驗、狗隻訓練達人王子健犬隻訓練班、毛孩領養日和寵物市集等。此外,HomeSquare推出「消費賞」,消費滿指定金額可獲贈IKEA熱狗套餐券、禮品卡等。[詳情]查詢電話:2634 0666 網址:www.homesquare.com.hk 註:資料以主辦方公布為準
2025-03-26 SHOWBIZ > NEWS 娛樂
【明報專訊】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古天樂(古仔)早前表示今年影業進入寒冬期,預計港產片大規模縮減開戲到恐怖地步,有可能全部要獲政府資助才可開戲。資深電影人田啟文認為現在不是寒冬期,是冰河期,「我入行46年,經歷過寒冬,但未見過冰河,現在是最嚴峻的時候,但並非世界末日,整個電影業需要改革,包括戲院在內,才能露曙光」。吳思遠指打通大灣區是香港電影的出路,只要有市場,拍片量隨之增加,有更多出色的電影人加入,投資者也放膽出資。
2025-03-25 CULTURE & LEISURE > DINING
【明報專訊】3月是香港的藝術月。西日創意料理餐廳QUE推出畢喵索×QUE「立體派の料理美學」,結合畢加索名畫與和洋風創意料理,創作出一系列可以「放入口」的藝術品。其中「靜物與梨」甜品的創作靈感源自畢加索畫作《靜物》(Nature Morte),廚師把雪梨放入焦糖伯爵茶底中煮20分鐘,冷卻後再浸泡24小時,讓味道慢慢滲入雪梨,挖空雪梨後,填滿雲呢拿雪糕,灑上桂花和玫瑰花苞,再以雜莓和開心果碎伴碟,最後加上金箔點綴。
2025-03-24 SHOWBIZ > LATEST 即時娛樂
羅啟豪日前出席「十分關懷——良心消費運動 2024」頒獎典禮,代表歌迷會「豪吧」領取最高級別的「卓越支持社企機構大獎」,這是首次有歌迷會獲得此項殊榮,意義非凡。啟豪表示未來將與歌迷繼續行善,更有意投身社企行列,幫助與自己同樣受社交焦慮症影響的朋友,克服心理障礙並發揮所長。
2025-03-24 HOT PICK
新蒲崗Mikiki即日至5月31日推出「滋味美食賞」活動,伙拍場內人氣食店大派總值逾$100萬餐飲優惠。透過「Mikiki●睇SHOW請您食飯」,The Point會員出示當月指定場地舉辦的展覽及大型活動門票,可獲Mikiki $100餐飲電子優惠券。亦有「美食●超市印花賞」,在場內指定餐飲或超級市場電子消費滿指定金額,並儲滿指定印花,可獲$150零售電子贈券組合。網址:www.mikiki-mall.com.hk(註:資料以主辦方最新公布為準)
2025-03-23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上周三會展很是熱鬧,除了1樓的香港國際影視展,3樓還有亞洲品牌及營銷論壇(MarketingPulse)及亞洲電子商貿論壇 (eTailingPulse)。商業伙伴或寒暄或傾生意,一個藝術家的出現似乎有點突兀。「我完全不是做marketing㗎」,香港逸東酒店(Eaton HK)文化總監陳敬元卻受邀參與MarketingPulse及eTailingPulse論壇,自己也嘖嘖稱奇,「我(工作)純粹是搞吓文化活動,與邊緣群體或藝術家打交道」。但想深一層,推動多元文化早成為新的營銷策略,Eaton HK正是一例 ;酒店連結少數群體卻不求收支平衡,陳敬元發現,「那些社群是真的需要Eaton」。
2025-03-21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執筆之際,烏克蘭或有停戰的機會,或者長達3年的戰爭及糾紛終於有機會解決?如果成真,這將會是個意外的好驚喜,事態發展算是曲折離奇。
【明報專訊】2024年,「Brain rot」成為牛津年度詞彙,意指因過度消費瑣碎或單調內容而導致的精神與智力狀態退化。事隔3個月,世界依舊紛擾不斷,或許是時候讓大腦放鬆一下。
2025-03-18 HOT PICK
妝前底霜[亦稱「妝前乳霜」(primer)或「隔離霜」(makeup base)]能否替代面霜或乳液?假若使用防曬底霜,是否毋須再使用防曬產品?消費者委員會(消委會)於今期選擇月刊解答了以上兩個疑問。
2025-03-18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近年盲盒文化大熱,的確為Labubu熱潮推波助瀾。所謂盲盒是一種隨機抽取的玩具銷售方式,消費者購買時不知道盒內藏着哪款玩具,這種充滿驚喜與期待感的模式風靡全球。Kasing提起第一次接觸盲盒時的驚訝,「當時看到女孩們搖着盲盒,猜測裏面是哪款(玩具),我才意識到這種模式真的很受歡迎,後來我也了解到盲盒確實會帶動玩具的人氣」。
2025-03-16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人工智能(AI)的崛起無疑為人類生活帶來方便,卻又衝擊勞動市場。記者問AI聊天機械人ChatGPT:「難以被AI取代的MBTI類型是?」它答道:「雖然AI在某些方面表現出色,但在涉及深層人際互動、情感理解、倫理決策和高度創造性的工作中,某些MBTI性格類型(例如INFP和ISFJ)仍然難以被取代。」曾有人當面對電影字幕翻譯馬樂民(ISFJ型人格)說他遲早會被AI淘汰,但他始終認為AI翻譯再精準,也無法演繹電影角色的神韻,他說:「對我來說那些對白不是死物來的,而是有靈魂的,我要將那個靈魂放回去(英文字幕),我譯出來的字幕要似人話」。
【明報專訊】俄烏戰事仍處於各方都說同意停火但條件談不攏的情狀,刻下戲院正在上映的紀錄片《家不成家——我生於巴勒斯坦》,則是深入到以色列佔領地約旦河西岸拍攝巴人的生活日常,電影剛在奧斯卡奪得最佳紀錄片大獎,但影片不單無法在以色列公映,基於政治爭議,美國至今亦未有發行商願意發行,林康琪看電影卻從中見出以巴未來的另一種可能。
2025-03-14 CULTURE & LEISURE > CULTURE
【明報專訊】電影《粗獷派建築師》近日上映,引發大眾對建築的關注。片中主角建築師Toth一生波折,晚年終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展出畢生心血。就在電影上映之際,被喻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利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在月初公布,劉家琨獲選為2025年度獎項得主,是歷來第三名獲獎的華人建築師。
2025-03-10 BEAUTY & STYLE > FITNESS
【明報專訊】慢性疾病對健康構成巨大威脅,成因大多與飲食息息相關,改變飲食模式刻不容緩!早前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更新了包裝食品關於「健康」標籤的指引,添加糖成為新指引的焦點,一些以前可標示「健康」的食物,如添加糖乳酪和早餐穀物以及白麵包等,被踢出健康名單。哪些食物才符合新的「健康」標準?